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

ID:15182186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_第1页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_第2页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_第3页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_第4页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第27卷第3期Vo1.27NO.3周口师范学院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2010年5月May2010农村纠纷成因及解决偏好分析郑昊(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青海西宁810007)摘要:新时期,农村社会由于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农村的建设开发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等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通过分析矛盾的成因及村民在纠纷解决中的偏好发现,由于诉讼成本较大,农民在纠纷产生后.更注重于熟人的调解,但应当在国家法的框架内,因时因地合理解决矛盾.关键词:乡土社会

2、;熟人调解;国家法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476(2010)03—0043—03社会环境不同,纠纷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社会主体之问均衡关系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秩序和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不一,农民占全国人口半数以上,国家法律无法事无巨细地实现正义保护,重新审视和反思农村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农村社会的纠纷成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各种纠纷日益多元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因素.

3、农村社会的特点及其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纠纷大多数是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矛盾.涉及征地补偿以及干群关系之间的矛盾成为一种新型纠纷,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家庭矛盾引发的纠纷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百善孝为先'万事和为贵",但近些年来,"一切向钱看""利益论"成为某些人的追求目标,从而导致人生失去方向,心理扭曲,亲情缺失,以一己之利而丧失天良,道德沦丧.家庭矛盾主要包括婚姻关系的解除,家庭成员之间因赡养所引起的纠纷等.前者除了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如夫妻草率结婚,互相猜疑以及婆媳关系不合等原因之外,社会"打工经济"的

4、发展,使得许多原本以土地为生的人外出务工,在看到了外面世界精彩的同时也与家里的"留守人员"在思想上产生了碰撞,这也是农村家庭婚姻矛盾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后者则是由于部分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淡薄,认为老人吃穿用住,疾病治疗都需要经济上的花费,因而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漠视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二)邻里矛盾引发的纠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富裕起来,然而贫富差距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心里不平衡导致邻里之间的偏见和误会增多,原有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观念淡化,"从本质上来说,对个人利益的追逐是一切邻里纠纷的根源"【

5、1].部分农民思想狭隘,争强好胜心强,常因宅基地,通行,排水,采光或田问地埂等事发生纠纷.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双方的亲朋好友多倾巢相助,不计后果.发生该类事件,容易造成人员伤害,致使医疗费用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而对于"面子"的争夺,也是诱发邻里纠纷的因素之一."面子竞争行为贯穿于农民的一生.……它的外延非常大,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是否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三)建设开发引发的纠纷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

6、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在农村工程建设中,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问题日趋严重.而当某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阻挠施工,上访,甚至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在较大村落,此类现象更为突出,在"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下,纠结煽动同族收稿日期:2010一O3—25作者简介:郑昊(1985一),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44周口师范学院2010伍或相关利益人以种种理由起哄闹事,妨碍施工,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引

7、发的纠纷个别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较差,官本位思想严重,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只索取,不服务,被称为"三要干部":要钱,要人(殡葬改革),要命(计划生育).在工作中消极涣散,热衷于讲排场,摆阔气,成天忙于吃喝玩乐.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结果给农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致使群众产生逆反心里,导致与基层干部"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对着干"的现象,严重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纠纷解决机制选择的偏好分析(一)"熟人社会"——一种内心的价值判断我国着名学者和社会学家费孝

8、通先生在他的着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写道:"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农村社会关系由于生产方式的原因,导致他们有着不同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他们往往通过"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纠纷冲突时,更讲究的是一个"面子".美国法社会学家布莱克将社会的横向关系和分工,亲密度,团结性等人员分布的状态普遍变量称为关系距离(re—lationdistance),他认为关系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