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

ID:15185255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_第1页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_第2页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_第3页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_第4页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孙轶秋主任辨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摘要】总结了孙轶秋主任诊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经验。孙主任认为“瘀”“热”是发病的关键,治疗上提出“早期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中期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后期养阴活血、滋肾清利”三部曲,并将活血化瘀通络贯穿治疗的始终,提倡未病先防。【关键词】紫癜性肾炎;活血化瘀;孙轶秋孙轶秋系江苏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从事儿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载,中医理论深厚,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创新,在汲取祖国医学精华的同时,不断学习掌握西医学新理论、新疗法,融中、西医学为一体,形成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

2、医结合的诊疗特色,对小儿肾脏疾病颇有研究,尤善于诊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伤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临床以反复皮肤紫癜、肉眼或镜下血尿为主,同时可伴有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表现,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中医学“肌衄”“血证”“尿血”“水肿”8等范畴。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与本病的预后密切相关。病程中紫癜、血尿、蛋白尿常反复出现,缠绵难愈。西医学多根据临床或病理分型予对症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大。近年来,紫癜性肾炎的研究备受人们重视。孙轶秋主任在长期临床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

3、,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疗特点和用药方法,疗效显著,为广大患儿蠲除了沉疴。笔者有幸随导师学习,聆听教诲,获益匪浅,现总结如下。1病因多端,瘀热是关键在病因上导师强调“风、湿、热、毒、瘀、虚”,认为正气不足、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内因,感受外邪为诱因。热毒内伏、化火动血、络伤血溢、淤阻脉道、水液内停发为本病,其中“瘀”“热”是发病关键。血瘀之形成,与“热、毒、湿、虚”密切相关。邪热煎熬,血凝成块,诚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论“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瘀由热成,热瘀互结,往往使邪热稽留不退,瘀血久踞不散。正所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形胶固”。湿邪阻络,碍气

4、伤阳,阳气不布,则血行不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故日久成瘀,诚如朱丹溪所言“血受湿热,久必凝浊”。瘀血阻滞经络,津液失布化湿,湿瘀互结,胶结难化;久病脏腑亏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而凝;阴虚火旺,炼血成瘀。瘀、热既成,淤阻脉络,血行受阻,不循常道而泛溢脉外即成紫癜;邪热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孔窍发为肌衄。瘀热相互为患,阻滞搏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迁延难愈。2分期论治,随症加减8导师认为:紫癜性肾炎病初患儿往往以皮肤紫癜伴见肾脏损伤为主要特征,“风、热、湿、毒、瘀”是主因,病机以“火盛”为要,以实证为主,或风热伤络,或血热

5、妄行;病变后期病情迁延,耗气伤阴,常单纯以肾脏损伤为主,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血尿、蛋白尿,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故治疗上提出“早期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中期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后期养阴活血、滋肾清利”三部曲,并倡导活血化瘀、脱敏调免的治疗原则应贯穿始终的思想。辨证施以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阴、益气、养血等。选方用药上,病初风热伤络者方用银翘败毒散加减,血热妄行证以犀角地黄汤化裁;后期阴虚火旺证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增损,气阴两虚证方选参芪地黄汤进退。临症加减:关节肿痛加牛膝、忍冬藤、炙乳香、炙没药;腹痛酌情加白芍、延

6、胡索、木香;肠出血加地榆炭、槐花炭;尿血加蒲黄炭、茜草、藕节炭;水肿加泽泻、车前草、茯苓皮;尿蛋白多加玉米须、荠菜花;尿中白细胞多加白茅根、黄柏、六一散;胆固醇增多加制大黄、生山楂;血压增高加天麻、钩藤;紫癜反复者酌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尿中有管型加猫爪草。3活血化瘀通络贯穿治疗的始终8紫癜性肾炎之病机特点为瘀热伤络。瘀伤肾络,邪热循经下注膀胱,导致血尿;淤阻肾络,肾之气化、封藏失司,精微外泄,则见蛋白尿;“血不利则为水”,瘀血阻于肾,肾失主水之职,浊阴不能正常外泄,蓄于体内,导致水肿。病程中热毒壅盛,煎熬其血,则血黏而浓,滞于脉中;或热伤血络,

7、迫血妄行,则血溢脉外,从而形成中医“瘀血”之证,其瘀血已成,又可化热生毒,进一步煎熬营血。病情久延,瘀热伤阴耗气,即便热毒渐衰、以虚证为主的患儿,也可因阴虚血少脉涩,或气虚血失固摄,以致血滞脉中或溢于脉外,从而产生瘀血证。西医研究证实: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存在着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这些指标已被证实与中医血瘀证有正相关[1]。鉴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宏观瘀血和微观瘀血,故活血化瘀治疗当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因此,瘀血是紫癜性肾炎贯穿始终的病机之一。基于此病机特点,导师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在辨证基础上提出治疗紫

8、癜性肾炎应以凉血化瘀通络为基本大法,在犀角地黄汤的基础上化裁出凉血化瘀通络方[水牛角(先煎)20g、生地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