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ID:15186699

大小:6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Ⅱ粗苯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0-aaLC~Z>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0bJT0_ 1.1粗苯的危险特性及安全技术辨识(详见下表)FPjc;zNA 粗苯危险特性及安全技术辨识表m@*aA}69 标识    中文名:粗苯、混合苯    英文名:CRUDEBENZENE、MOTORBENZOL、MIXEDBENZOLPY4a3dpU     危险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Vm[L$d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U=_:]

2、/     苯    65%~75%    71-43-2oa5L5Zr,A     危规号:32051    UN号:1114      包装类别:II类38l:Y"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_Gb7n5p     PH值: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qzHsqlof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7%iYro8g!,     熔点(℃):5.5    沸点(℃):80

3、.1?}W#j 理化特性    闪点(℃):-11    引燃温度(℃):560$ntC{a>&     爆炸上限[%(V/V)]:7.45    爆炸下限[%(V/V)]:1.12dvY3=~'     临界压力(MPA):4.92    临界温度(℃):289.5,O^kZ}b     燃烧热(KJ/MOL):3264.4    辛醇/水分配系数:2.15@^-f+o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醋酸等有机溶剂混溶。i*09m^r

4、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MCB2     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f#{<^gd 燃烧$m+Pl[s 爆炸?4Zo0DiUB 危险XFww

5、SG$ 特性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聚合危害:不能发生;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g$#JdN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6、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XR#?gx.} 毒性    职业接触限值:PC!X

7、qq29dS? 前苏联:MAC(MG/M3):15/5。S8]YS@@D TLVTN:OSHA1PPM,3.2MG/M3;ACGIH0.3PPM,0.96MG/M3。.8CfCRq TLVWN:未制定标准。mW4tW 急性毒性:LD50:3306MG/KG(大鼠经口);48MG/KG(小鼠经皮)

8、ig%#B           LC50:31900MG/M3,7小时(大鼠吸入)42DB0+_wz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SYq/6$VEH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为致癌物。     7{QjE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aSKL1 慢性

9、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7!8R)m^1[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Be0v&Q_NK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MmKz^tO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10、G/}nwj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xo(3<1mD 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1

11、#j/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WLN;LT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NiH.Pv)Oa'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VWE`wan<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