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

ID:1519131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_第1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_第2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_第3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_第4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作者:刘榆,杨正辉,廖艳,庞恋花【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神经科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对于某些神经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近年来我科开展了此项新技术,观察和护理好病人对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常表现为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对此,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的

2、目的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造影的进程、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5  1.2术前准备  1.2.1术前安排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术前做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对有严重出血倾向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者禁止造影。  1.2.2嘱患者术前1日洗澡、术前4小时禁食。  1.2.3备皮  备皮范围上至肚脐,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切勿损伤皮肤,以防感染。  1.2.4碘过敏试验  取造影剂1ml缓

3、慢注入静脉,观察15~20min,若出现结膜充血、荨麻疹、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说明为阳性,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手术或改用其他造影剂。  1.2.5向患者讲解造影时的体位,手术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体位不动,否则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5  1.2.6练习床上大小便,女患者一般行导尿术。  1.2.7为减少手术时间,提高造影质量,术前行憋气训练(每次憋气30s)。  1.2.8术前取下金属饰品、义齿等,以免影响X线检查。  1.2.9术前做好DSA室器材、药品、敷料和1.5kg重沙袋等准备工作。  2术中护理  2.1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  2.2注射造

4、影剂时,病人若出现呕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提示药物过敏,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抢救。  2.3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射以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注意有无头痛情况,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3术后护理  3.15拔管后压迫止血15~30分钟,松手不出血后盖压5~8层纱布,十字交叉绷带加压包扎,髂关节应处于伸直位24小时(患肢制动),沙袋加压6~8小时,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波动。  3.2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  3.3术后24小时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尿色及肾区疼痛情况。  3.4加强

5、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对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男性患者尽量采用外接尿管,以防泌尿系统感染。鼻饲者应配好膳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3.5心理护理5  脑血管病病程长,恢复慢,所以绝大多数病人在度过危险期后又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担心留有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担心经济负担等,表现出焦虑、悲观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和体贴病人,告诉他们这种疾病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会取得良好疗效。调动起

6、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疾病的恢复。  4小结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运用DSA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在临床应用。脑血管造影术对CT及MRI能起的补充作用不但可以显现出颅内病变的位置及血液供应情况,而且对诊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先天性血管缺失、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来说,被认为是“金标准”,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2]。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手术成功率可达100%。这与护士术前准备妥善、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准确及时的观察病情及完善各项护理是分不开,而且也是减少及降低

7、并发症的有效保证。【参考文献】  [1]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  [2]凌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附163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1):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