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

ID:1519188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_第1页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_第2页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_第3页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_第4页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50例拔牙患者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拔牙疼痛程度的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拔牙术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采用询问法和问卷法的形式,调查患者的疼痛程度、受疼痛困扰情况、患者对疼痛知识的了解和止痛要求。结果75%拔牙患者有疼痛症状,对疼痛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止痛措施。结论必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宣教,规范疼痛的护理措施,以有效控制疼痛,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疼痛;拔牙;干预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的应用最广

2、泛的手术,也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疾病的手段[1]。牙拔除术能造成局部软组织不同程度损伤,引起疼痛、出血、肿胀等反应。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受到疼痛的困扰,并且由于疼痛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盲目忍受疼痛造成的痛苦。笔者调查了150例拔牙患者疼痛情况,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牙拔除术疼痛的护理方法。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一项新兴课题。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将疼痛护理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中,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1对象与方法51.1调查对象选取2005年4~6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行拔牙

3、术的患者150例,男95例,女55例;年龄13~77岁,平均(36.4±15.40)岁。1.2方法采取询问法确定有无疼痛,再采取问卷调查法。在做好解释工作后,要求患者配合填写调查表。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危害的认识、对止痛治疗的要求及当前接受的止痛措施。1.3疼痛评估方法采用马盖尔(Megill)问答法[2](0=无痛;1级=轻微疼痛,患者不舒服;2级=有疼痛感,但不严重;3级=疼痛,患者痛苦;4级=疼痛,有恐惧感;5级=剧烈疼痛)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2结果2.1患者牙拔除术疼痛的程度见表1。表11

4、50例患者拔牙术后疼痛的程度2.2患者对疼痛危害的认识及对止痛治疗的需求见表2。表2150例患者对疼痛危害的认识及对止痛3讨论53.1疼痛的原因拔牙术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乳酸、5-羟色胺、组胺和血浆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释放,刺激游离神经末梢;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耐受性及心理状态不同,对疼痛的反应也不同;患牙的部位不同,解剖的结构各异,如单根、双根、多根、弯根、复杂牙等,导致牙拔除术时难度也会加大,患者的疼痛反应也加重。3.2疼痛的评估方法个体对疼痛的体验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除用疼痛评分方法了解疼痛程度外,还需观察患者

5、的表情、活动等其他情况。多见3级疼痛患者痛苦蹙眉、咧嘴、紧握拳头等痛苦表情。此次调查显示5例4级疼痛剧烈患者有恐惧紧张感觉,其中2例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3.3疼痛的护理3.3.1术前健康教育做好患者拔牙术前的宣教,调整好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其痛阈。并向患者详细介绍牙拔除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术中术后疼痛有充分认识和心理准备。牙拔除术对多数患者产生明显心理影响,护士应主动接待拔牙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尽可能做详细解释,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因素,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3.3.2术前

6、介绍拔牙术的必要性、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5个别患者注射局麻药物后有欲吐感、局部肿胀感,护士应指导患者深吸气,放松,指压合谷穴和内关穴或平躺休息片刻即可缓解其症状。3.3.3局麻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少数患者注射局麻药物后,拔牙术中仍感疼痛,护士告知患者局麻药物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使局部疼痛消失。但其他感觉,如触压觉、温度觉等依然存在,患者意识清醒。使用局麻药物可以消除患者术中的疼痛,能保证患者安全,使拔牙术顺利进行。术后无需特别护理,安全性相对较大。3.3.4拔牙术后常规护理如术后疼痛,可行局

7、部冷敷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水肿,降低血管神经末梢敏感性,使疼痛减轻;对2级以下疼痛患者鼓励其散步、听音乐、看报纸等,以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对3级及3级以上疼痛的患者,应采取止痛措施,如口服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早晚各一次,可减轻疼痛,以利伤口愈合,使身体顺利康复。【参考文献】1刘晓虹,邓光辉,杨治良,等.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7,45.5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