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ID:15193992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俯卧  自从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被首次报道以来,对ARDS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RDS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的疾病,或者说,ARDS所描述的是一个表现于临床的病理生理过程。ARDS的死亡率在50%左右,是一种危急重症,治疗的关键是积极迅速吸氧,控制原发疾病及其病因,治疗的目标包括:努力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低氧血症,保护重要器官功能,防治并发症。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实施特别监护,给予非控制性氧疗,辅助机械通气,应用PEEP或C

2、PAP以及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予纠正。  1卧位通气20多年前,Bryan发现麻醉时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氧合状况。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了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1]。在之后的10多年中,不断有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实了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在50%~70%的ARDS患者中,PPV可以明显改善肺的氧合功能,使吸入氧浓度(FiO2)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降低[2]。91.1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1.1.1俯卧位使肺内气体重新分布俯卧位时胸膜腔的压力梯度减少,使背

3、侧肺部重新开放,气体分布更加均匀。在正常情况下,受重力的影响胸腔内压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在仰卧位时,受肺组织、纵隔、胸廓、膈肌及腹腔脏器重力的影响,胸腔内压力从腹侧至背侧存在着显著的梯度变化(由低至高)。由于肺水肿组织的重力作用,发生ARDS的患者这一梯度变化更为明显。当从仰卧部位转变到俯卧位时,虽然胸腔内压仍将受到重力的影响,但胸廓形态及纵隔位置的改变会部分抵消肺组织重力的作用,从而使胸腔内压力的梯度减少[3]。在肺水肿的动物模型中证实,仰卧位时背侧区域的胸腔内压常为正值,这导致了该区域大量肺胞的萎缩和不张,使通气血流比(V/Q)恶化。俯卧位时胸腔内压差异梯度的

4、减少,使背侧区域的肺泡重新开放的同时,腹侧区域的肺泡并不发生显著的塌陷和不张,导致了气体在不同区域肺组织内更为均一的分布,从而使氧合改善[4]。  1.1.2俯卧位时水肿液重新分布ARDS肺部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害,早期呈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进而发展为肺纤维化。而这种病变在肺内并不均匀一致:以重力依赖区(在仰卧位时靠近背部的肺区)最重,肺水肿和肺不张占据了该区,通气功能极差,而在非重力依赖区(仰卧位时靠近胸部的肺区)的肺泡通气功能基本正常,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通气相对正常[5,6]9。当转为俯卧位后,水肿液向腹侧重新分布,背侧的萎缩的肺泡因而复张,同时腹侧水肿及肺

5、不张程度可加重,但其程度远较背侧为轻。因此,全肺的通气情况可以得到改善,俯卧位时,大部分患者的肺顺应性可增高,并可持续到转仰卧位后,这可能源于肺泡的复张[7]。  1.1.3分流的改变Wayne等[7]研究显示,ARDS状态仰卧位时发生分流的部位并非随机分布于全肺,也不是随机分布于背侧区域,而是沿重力轴向垂直分布,此时通气下降可能是局部胸腔压力改变而导致跨肺压低于气道开放压的结果。随着俯卧位时通气的改善,分流也会明显减少。Pappert等[2]认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不受体位影响,故俯卧位时不会有血流再分布,而是俯卧后背侧肺的通气改善才减少了右向左分流。因此,无论

6、体位变化如何,肺的灌注总是优先分布于背侧肺区域。俯卧位时因肺不张及肺水肿向腹侧转移,故背侧通气增加。结果在灌注不变的情况下,背侧肺通气增多,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从而减少肺内分流。  1.1.4俯卧通气减轻了心脏对肺的压迫仰卧位时心脏重量直接垂直压迫肺向背侧胸壁,使该部位的肺组织通气、血流受限。俯卧位可能有助于缓解局部肺的受压,从而改善通气与血流情况。Albert等[8]在7例患者中测定了仰卧位改为俯卧位时直接位于心脏下方肺的体积变化,俯卧位时左右肺在心脏下方的体积都显著减少,分别从(42±8)%和(16±4)%减少至≤1%和≤94%。仰卧位时肺脏直接受心脏重量压迫

7、,尤其是左肺,而俯卧位时因心脏直接指向胸骨,肺脏几乎不受心脏重量影响,这可能是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的机制之一。1.1.5其它俯卧位时局部膈肌运动改变及俯卧位更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可能也是改善氧合的原因之一。  1.2俯卧位通气的实施1.2.1治疗时机及禁忌证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其应用时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吸入氧浓度(FiO2)降至60%以下,即可以使用PPV。另一种认为,在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功能障碍,也可以使用PPV。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高压、急性出血、脊柱受损、

8、骨科手术、近期腹部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