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

ID:15199363

大小:1.2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_第1页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_第2页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_第3页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_第4页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交互设计的经验积累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中,基础的工具、常识、流程……,这些都能够轻松学习到;最终的产出物,也能够找得到成熟的范本;而只有中间的经验,只能来自积淀,没有速成的方法。这篇分享,把自己成长中和交流中获得的一些经验略微举例,加上交互相关的一点基础,希望能给对交互设计有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提纲:1.入门1.1.工具1.2.原则/常识2.称职2.1.经验2.2.经验积累的切入点——模仿并思考3.进阶3.1.一定程度地违反逻辑3.2.扩展相关技能1.1.工具:——一切可用于绘制线框,表达交互设计蓝图的工具,甚至可以用很不主流的PPT、或者直接

2、用前端语言来写;用的最多,最适合的当然是Axure,具体的使用教程不讲,可以参考:AXURE在原型设计中的应用[2010W13]早读:AxureAxure的使用中,个人认为对入门比较重要的两点:栅格——按照栅格系统划分布局,并适当对齐,可以方便下一步UI同事进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a)        方案尚未确定的概念设计阶段,不要追求对齐和美观,能把交互设计捋顺,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对着软件界面不由自主地想要对齐,而时间又不是很充足,宁可先纸上画草稿,也不要为了对齐而影响设计思路;经验成熟之后当然另说,能够在保证交互清晰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到界面美

3、观(交互稿与视觉稿之间的间距比例,很可能非常不同,最糟的情况可能因为间距问题,导致交互稿需要推翻重来);b)        绘制线框图时,大可以画的整齐漂亮一些,但具体设计一定是由更为专业的UI同事进行。灰度——在同一个界面中,用不同深度的灰色,表示不同区域的权重和相关性1.2. 原则/常识这里也不展开讲了,基础的一些教程,比如《 Web可用性设计》《Don’tmakemethink》,都可以学习到一些最基础的知识。2.1. 经验我认为,同任何一门学科或者技能一样,交互设计中,同样存在着工作的对象(流程、控件、控件组)和目标(需求);对这两个方面

4、所包含的内容,分别进行细微区分和掌控,便是交互设计的经验。实现同一个目标,比如最基础的,我们需要一个入口,点击它,触发新的内容或者功能。做法有很多:按钮、长短不同的文字链、下拉菜单、tab标签、radio组……其中又包含不同的色彩、下划线样式……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的效果有细微区分。面对目标需求,可以将其抽象化,在内容不影响形式的时候(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尽量达到这样一个效果:面对不同的内容,我们所使用的这个形式都能够兼容),可以抛开需求的具体内容,而是去考虑它要实现的是一种怎样的交互形式。比如这样一个例子:原始需求:要有两个头图

5、轮播,一个是活动公告,一个是产品推荐,但我又担心两个都会动,变得很奇怪……但又都想放……抽象需求:有两个模块,模块的内容是复数入口,图片方式,避免相互干扰;分析:1.首屏区域出现两个自动轮播的内容,显然会相互干扰;2.自动轮播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展现;2.1.需要不自动轮播,仍然能够展示出其中部分信息的做法于是这是线上的效果,右下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推广入口设计,非当前状态的图片,标题能够得到展现。交互稿:如果交互设计师的经验,只是在具体的任务中积累具体的经验,这个过程无疑过于漫长且事倍功半;掌握抽象统一的一般规律,并掌握细微区别,这个方式,能够使经验的

6、积累和设计工作更为有效。2.2.经验积累的切入点——模仿并思考有一个快速存储这类经验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把现成的网站抄成交互稿。直接看成品的交互稿,可能并不容易理解,而在自己动手画的时候,可以伴随着思考:为什么模块是这样摆放,为什么使用这样的流程,为什么是这种层级,面包屑vs导航条,强按钮vs弱按钮vs功能链……捎带学习了Axure的玩法如果觉得有错误……别怀疑自己,很可能就是他错了;或者,是平衡协调后的产物。之前的一个用于可用性测试的例子,有点像是这个情形:当时需要评估这个产品规划中的部分新功能的可用性与易用性,并为了测试任务的流畅,模仿了大

7、量的现有功能,甚至用Axure模拟了从硬盘上传图片。在这个任务里,比较有印象的收获是,用axure的Frame工具,可以模拟“回到页首”或者底部导航条这种与浏览器位置相对固定的模块。3.1. 多种方案的权衡实现同一个目的,有多种不同的方案,每个方案,都可能在这个方面强一些,在另一个方面弱一些;实际使用上,它们的效果通常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是交互设计的另一项经验:如何设计不完美的作品。又要易用流畅,又要屏蔽干扰项,又要方便用户随时切换,又要充实又要简洁……这种设计方案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为了产品和运营的目标,为了用户看似不合逻辑但切实存在的操作流

8、程,我们通常面临的需求正是这种复杂需求,同时往往伴随着名为“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之类的短工期。这时,对不同方案的细节区分,各自有什么样的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