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ID:15200357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_第1页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_第2页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_第3页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_第4页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测量60例ICU患者,平卧位(右侧0°侧卧)、右侧30°和右侧90°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进行自身配对方差分析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从平卧位到右侧30°、90°卧位,左上肢肱动脉的SBP和DBP测量值逐步下降,三种角度侧卧位的SBP和DBP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侧卧的角度改变对SBP和DBP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对于需连续监测血压的卧床患者,尤其是在临界状态下,更应避免侧卧角度对血压值的影响。【关键词】不同角度;

2、侧卧位;卧床患者;血压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也是护理人员最常用的测量指标。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须24h监测血压[1]。体位对血压的影响,同一个人在卧位和坐位时血压差异显著,已经得到普遍认同[2,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角度坐卧位时测得的血压值有一定的差异。取得更精确的休息,是每名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针对该疑问,我们采用自身对照实验,观察改变侧卧位的角度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5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至8月在ICU住院的患者,入选标准:未应用脱失利尿、扩张或收缩血管的药物24h以上;排除疼痛、情绪、活动等因素的干

3、扰,双上肢肢体有畸形或外伤者。复合条件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2~81岁,平均45.40岁。颅脑手术后32例,缺氧行脑病6例,子宫肌瘤术后7例,气管异物2例,重症肌无力3例,ICU脑梗死10例。有高血压病史30例。  1.2方法选用上海鱼跃牌台式血压计,各部件完好,水银槽内水银充足,无水银外溢,橡皮球弹性好,橡皮袋宽14cm,长24cm,外层布套长50cm。听诊器各连接处完整,传导性能好。血压计和听诊器固定使用,2名操作者均由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测量时眼睛与水银柱凸面平,同一受试者不同角度右侧卧位左上肢的血压由同一操作者一次性完成测量,做到定人、定时间

4、、定血压计和听诊器,定放气速度(每秒水银柱下降2mmHg)以避免测量误差。意识清楚者,预先征得患者同意。在测量血压时,患者体位舒适,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没有疼痛;意识丧失者,体位由测量者按要求摆放。按血压的测量要求,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平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测1次,驱尽袖带内气体后间隔2min再重复测量1次,取2次均数为测量值。更换体位右侧30°卧位,即两肩胛上角连线与床面呈30°角,肱动脉平腋后线水平,只带意识清楚的受试者深吸气后屏气25s,然后缓慢呼出,重复1次,信息10min,按同样方法测血压2次,取均数为测量值。更换体位右侧90°卧位,即两肩胛上角连线

5、与床面垂直,右上肢屈曲放于枕前,左上肢伸直,手心朝向头侧放置胸腹前的垫枕上,垫枕的高度使肱动脉平左锁骨中线水平,双下肢微屈,受试者体位舒适,全身放松状态,指导意识清楚的受试者深吸气后2s,然后缓慢呼出,重复1次,休息10min,按同样方法测血压2次,取均数为测量值。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配伍设计方差分析和q检验。  2结果  三种角度右侧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结果,见表1。表1三种角度右侧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结果  3讨论  3.1不同角度右侧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血压差异分析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动脉血压可随血管内重力势能的改变而发

6、生变化已达成共识,但到底如何变化和变化多少,结论不一[4]。对于卧床患者,侧卧位角度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70例ICU卧床患者不同角度右侧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血压进行测量,结果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三种不同角度右侧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SBP、DBP有差异,且随侧卧位角度增大,其测量值下降幅度增大,即以平卧位(即0°左侧卧位)时的血压为基础,右侧30°5和90°卧位时SBP、DBP均有下降,右侧90°卧位时SBP、DBP最低,本研究认为这种差异的出现并非偶然,是物理、生物反应的必然。程九华等认为血压在不同体位时存在明显差异,

7、主要与中心血压重新分布有关,还可能与不同体位下压力反射灵敏性改变有关[5]。动脉血压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而心输出量受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的影响。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较短时间内的外周阻力和心脏射血的影响。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短时间内的外周阻力和心输出量时恒定的。在不同角度右侧卧位状态下,呼吸和循环系统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心血量重新分布,滞留于右半侧身的血量不同程度增多,回心血量不同程度的减少,以致出现SBP、DBP相应程度的下降。  3.2由于护理人员获取血压出量值时应注意体位变化,减少误差有于ICU患者病情危重,需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