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ID:15201038

大小:31.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_第1页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_第2页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_第3页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_第4页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针疫苗:控制释放技术模拟反复免疫  摘要消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疫苗,但常需要反复免疫。单针疫苗能自动提供反复接种。一种方法是研制能在注射后1~6月脉冲式释放疫苗抗原的注射用控释微球。释放时间取决于聚合物降解速率,降解速率则由聚合物成分和分子量所决定。这种控释技术可在一次免疫后提供完全疾病防御作用。  理想的疫苗技术包含单次免疫后能提供完全、长期保护作用的疫苗。这种疫苗技术的其他特性还包括:(1)高温下的稳定性,以减少或无需冷藏;(2)低生产成本以便广泛使用;(3)此项技术对大多数现有疫苗的普遍适用性。  目前推荐儿童在数年内进行多种疾病的免疫接种。多数疫苗需反复

2、接种以确保完全的保护作用。不幸的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暂住人口和农村地区的儿童往往不能获得所需的加强免疫。不能完成全程免疫的主要原因是贫穷或难以获得医疗保健、对加强免疫的重要性宣传不足以及在文化和社会上对疫苗的误解。美国及其他国家正通过疫苗接种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单针疫苗(SAV)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9  近20年来,一些学者已经研究了开发SAV的可能性。主要方法包括使用编码病原体全部或部分基因组的病毒载体、携带病原体组分基因的DNA载体和能在选定时间释放抗原的控释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是一种能提供长期保护作用的病毒疫苗,最近已获准用于人体;该疫苗采用灭活的完整甲型肝炎

3、病毒颗粒诱生保护作用。目前这种方法在病毒疫苗中还不常见。其他方法则集中于重新设计表达疾病抗原的病毒载体(如腺病毒),但这些方法还不能产生SAV。由于DNA载体能诱生抗特定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因而用DNA载体进行免疫接种已倍受重视,但DNA载体作为SAV潜力不足,在大多数情况下需以抗原或DNA进行加强免疫才能获完全保护。  控释疫苗技术是达到SAV最有希望的方法。已用几种方法进行疫苗抗原的控制释放,脂质体、单层囊、乳剂和聚合物均已进行了单针免疫载体的试验。由于脂质体、脂囊、乳剂在体内不稳定,这些系统仅能产生对抗原的一次接触,通常需要加强免疫才能获得对疾病的防御作用

4、。聚合物系统对疫苗的递送已研究了20多年,证明有希望用作SAV。本文就这种疫苗技术作为未来反复免疫的替代方法作一综述。  控释亚单位抗原疫苗9  因为非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植入物需侵入性手术过程,所以理想的聚合物系统应是可注射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现有几种可用于控释疫苗的候选聚合物。合成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因其各种组成的可重复性和可利用性而更适于商用。最常用的是聚乳酸乙醇酸(PLGA),现主要用作可吸收的缝合材料、骨板和商售儿童用微球制剂。已有人用PLGA研制SAV。  为把疫苗抗原包裹于聚合物基质中,必须将抗原与聚合物混合。但是PLGA不溶于水,混合时需高温或有机溶剂。制备

5、时将匀质PLGA-控原-有机溶剂溶液或硅油中的乳化剂混合,此步去除了有机溶剂使得抗原包裹于PLGA微球中,随后干燥以去除残余有机溶剂(硅油则用庚烷去除)。使用前微球以干粉形式储存于小瓶中。  在干燥微球再水化时,微球表面及附近的抗原就可扩散到微球周围的介质或组织中。随后抗原继续扩散出微球(持续释放)或因缺乏抗原扩散孔或通道而进入滞留期(脉冲释放)。一段时间后,水催化PLGA的酯水解。形成大量抗原扩散孔并进入第二次扩散期,可与第一次扩散期分开(三阶段释放)或重叠(持续释放)。9  已利用PLGA微球持续释放抗原研制出几种疫苗制剂。在动物试验中,这些疫苗在单针免疫后诱导的

6、抗体水平与传统疫苗多次免疫相同。然而疫苗抗原的持续释放没有模拟现有疫苗所用的方式。另外,虽然在动物中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疫苗抗原糖蛋120(gp120)脉冲式释放能诱生与反复免疫相同的免疫应答,但持续释放的效果低于反复大量免疫。因此获得与反复免疫相仿的免疫应答所需的释放方式似取决于所用的抗原。  模拟反复免疫  如果可能,SAV技术应能重复对现有疫苗免疫方案的免疫应答。一种方法是采用脉冲式释放疫苗抗原的控释PLGA微球,每次抗原的脉冲释放可代替一次加强免疫。这种系统的设计是基于PLGA微球的抗原缓解。  PLGA微球第一和第二次释放之间的延滞时间主要取决于PLGA的

7、特性和制备方法。为获得抗原释放上的时间差,PLGA中的抗原容量必须很小(小于1ml抗原/g9pLGA),这样在聚合物大量降解前有大的聚合物屏障阻止抗原扩散。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取决于其组成和分子量。随着分子量(固有粘度)的增加或乳酸含量增加50%(摩尔)以上,两次释放的时间间隔也增加。如在固有粘度相似的情况下(0.17和0.21dl/g),将乳酸含量从50%增加到75%,则第二次释放的时间间隔加倍。在聚合物组成相同的情况下,当固有粘度从0.17增加到0.62dl/g时,第二次释放时间从50天延迟到80天。这些结果表明有可能在初次免疫后1~6个月获得抗原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