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

ID:1520353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_第1页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_第2页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_第3页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运气理论研究思路的探讨【关键词】运气学说;《素问》;研究方法运气理论历来是中医学理论中争议颇大的一部分,历代医家以至当今学者都对其褒贬不一。崇之者谓运气理论“最为补泻之要”、“阴阳之精论”,诋之者则云:“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则算,无是气则不算。”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对运气理论进行验证的文献,所报道的结果展示,以往气候资料与运气理论的符合率最高可达96%~100%,最低却只有37%。笔者认为,要解决在认识运气学说中产生的严重分歧,关键在于要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素问》七篇大论乃后世运气学说之本源,认真研究七篇的内

2、容,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研究思路。4从七篇的结构上看,《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三篇简要地阐明了运气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十干统运、六气司天在泉分治以及运气合治等均已明确提出。在余下的四篇中,详细阐述了各种气候、物候、病候现象与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即把运气理论应用到各种具体的自然现象中,并加以分析。而后四篇的内容占整个七篇的80%左右,是运气学说重点讨论的部分。《内经》中关于运气基本理论的阐述是十分简明的,这部分内容也并非其真正的难点所在。运气学说难就难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所带来的复杂的变化,因为运气理论所规定的更

3、多是或然性而非必然性的规律;也就是说,运气学说为具体的某一岁、某一气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预测。现仅以甲子岁为例进行说明。甲子年大运为土运太过,主全年湿气偏胜。然同为“其运阴雨”,亦可有“柔润时雨”之化与“震惊飘骤”之变的不同。其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主上半年气温偏高;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主下半年气候偏燥。然少阴司天,可以见“热淫所胜,怫热至”,也可以是“司天邪胜”,即“热化司天,寒反胜之”。在泉之气亦同此例。因为运气是相互影响而发生作用的,所以至此,在理论上,甲子年上、下半年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各有4种,而全年的气候变化的

4、可能性则有16种之多。在此还尚未考虑胜复气、五运郁发和司天同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天符、岁会等特殊年份的特殊变化。以上仅是考虑了大运及司天、在泉之气3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再若具体到某一运、某一气时,除了上述因素外,尚需考虑主客运、主客气的自身特征及其相互影响,计算起来非常复杂。面对如此繁杂的可能性,《内经》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求在纷繁的变化中把握其规律,即通过考察过去和目前所出现的气候特征,对未来气候进行预测。为此,《内经》对于各种“候”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气交变》中提出了五运太过不及之候,《六元正纪》将六十年可见之候逐一列

5、示,并指出郁发之候及六气常与变之候。《至真要》中则详论了司天在泉之气为病之候与胜复之候。通过对这些“候”4的把握,我们可以预知未来的气候变化,从而帮助我们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若木不及之年,春候已见,我们即可凭此对夏秋季的气候特征做出如下预测,即“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余同此例。因为“夫五运阴阳者,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由于自然界内部存在的自衡机制,使得五运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以达到其自身的稳定状态。这

6、也就是我们能够把握、运用运气理论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所作的对运气学说的研究工作,大部分属于拿以往的气象资料来验证运气学说的科学性。这种研究思路本身即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要拿来验证,那么根据运气理论所得到的某一年的气象特征,必然是固定的、单一的。这样的研究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运气学说“只能用来解释已发生的反常气候,却不能作为预报气候变化的理论来使用”。用运气理论来解释已发生的气候,多会见到很高甚至是100%的符合率,这正说明,综合考虑运气理论的各方面因素,可以把握住具体某年某气的气候特征的各种可能性。至于不能预报气候变化,正是因

7、为没有注意到已出现的“候”在气候预报中的重要地位。4  综上所述,运气学说并不是一个循环的、闭合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提供了气候变化的各种可能性。机械地看待运气理论,就不可能将其灵活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毫无疑问,运气学说是用来对未来气候进行预测的,但这种预测是建立在以往和现在的气象基础上,并在运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仅凭数字推衍即可实现的。所以,对运气学说的回顾性研究是必要的,但更应该提倡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前瞻性研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