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ID:15205362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_第1页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_第2页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_第3页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_第4页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_第5页
资源描述: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关键词: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9月~2006年9月收治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40例,其中6例为双侧发病,共计46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0例11足,Ⅲ型22例25足,Ⅳ型8例10足。均择期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部分行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3个月~2年,1例切口延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出现,3例5足出现跟距创伤性关节炎,其中2例3足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另外1例为双

2、侧患病,均为SandersⅣ型,保守治疗后一侧不缓解,最后行三踝关节融合术。结论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SandersⅡ型、Ⅲ型临床效果良好,对于SandersⅣ型虽然初期效果不佳,但经保守治疗症状多能缓解,且为后期关节融合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与行走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发生骨折占跗骨的60%,占全身骨折的2%,且大部都涉及到距下关节,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单纯闭合复位很难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因此,我们在2003年9月~2006年9月

3、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疗效。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40例,其中6例为双侧发病,共计46足,男28例,女1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10例11足,Ⅲ型22例25足,Ⅳ型8例10足。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冠状面和水平面的CT扫描。  1.2方法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1周肿胀明显减退后。采用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高度,术中注意后跟距关节的解

4、剖复位,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X线检查复位满意后跟骨解剖型钢板固定,对有骨缺损者采用自体髂骨移植。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天,患肢抬高放置3天,术后48h开始进行小范围的膝关节、足趾、踝关节的主、被动练习;单侧骨折术后2周可扶拐下地,但骨折愈合前禁止患肢负重:术后8~10周根据X线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允许患者下地负重锻炼。双侧骨折12周开始从床到轮椅活动,然后逐步负重。  2结果7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3个月~2年,1例切口延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出现,根据天津骨科医院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

5、准,从患者主观疼痛感觉、功能恢复、运动情况及影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按照分数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90~100分)、良(75~90分)、中(60~75分)和差(50分以下)四个等级。28例患者的30足为优,9例患者的11足为良,2例3足为可(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1例2足为差(双侧均为SandersⅣ型,保守治疗后一侧不缓解,最后行三踝关节融合术)。优良率为93%,见表1。  表14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略  3讨论  跟骨畸形愈合是跟骨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1],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单纯闭

6、合复位很难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而且,足踝关节的长期制动可很快引起距下关节的纤维化及僵硬。以至于遗留足跟增宽、高度丢失、关节面错位,使足部生物力学改变,产生腓骨肌腱及胫距关节碰撞综合征,距下关节活动减小以及距下和跟骰骨关节炎等,多需再次手术矫正畸形和恢复功能。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提倡对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2~6]。  对于SandersⅣ7型骨折,因骨折粉碎严重,很难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的学者认为应早期关节融合。Buch等主张早期做三关节融合术,但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发现

7、这一类手术后遗症更多,如前足萎缩、跛行等[7],梅炯等[8]认为早期距下关节融合,不应作为治疗首选,而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若日后确须行关节融合,良好的跟骨外形也可为关节融合提供基本的形态学保障。我们赞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因为本组病例显示:虽然SandersⅣ型骨折内固定治疗后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但最后需要关节融合者不多。  在固定物选择方面,因为骨折后跟骨外侧壁往往粉碎并外膨,单纯用螺钉对骨折进行固定,难以利用外侧壁达到整体有效的可靠固定。应用多根克氏针虽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固定效果,但不能有效维持,随

8、固定时间的延长,克氏针将发生松动,丧失固定效果。我们选择的跟骨解剖钢板,能够贴附于复位的外侧壁上,使破损的跟骨外侧壁通过钢板与前内侧骨折块获得有效而可靠的整体固定。7  鉴于跟骨距下后关节面复位不良是晚期距下关节炎的主要原因[9],因此术中对距下后关节面的恢复应视为重中之重,我们的做法是:以距骨关节面为模板,通过跟骨外侧壁骨折缝隙,用小骨膜剥离器向上顶推跟骨关节面骨折块至距骨关节面,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后,通过已切断的跟腓韧带和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