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ID:15207284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作者:孟伟正王明君呼兵陈明国郑永茂党丽萍何香【关键词】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早期感染;关节形成术;置换;髋;感染;敏感抗生素治疗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而且有多种敏感抗生素可供选择,假体大多无松动,手术区域无大量瘢痕增生,文献报告较少,治疗有其相对特殊性。但是对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早期感染做出正确诊断具有挑战性〔1〕。我院对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菌培养以及病理检查综

2、合确诊,并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效果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06年10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感染患者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54~78〔平均(56.3±1.7)〕岁。初次置换至确诊感染时间为10~87(平均20.3)8d。本组术后感染包括8例全髋置换,1例人工双动头置换。首次置换时的诊断,股骨颈骨折2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2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失败3例,股骨头坏死2例;7例并发症中糖尿病3例、肺尘埃沉着病4例。初次手术所用的假体骨水

3、泥型假体6例,非骨水泥型假体3例。术前X线本组3例出现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和骨溶解。行一期翻修7例,二期翻修2例。  1.2诊断标准均有患部疼痛、发热、局部红肿等临床表现,所有可疑患者均检查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及X线平片。关节穿刺作为诊断常规方法,关节穿刺前应停用2~3w的抗生素;穿刺时避免使用局部麻醉,以免误将浅部感染扩散至深层组织;X线透视下确定穿刺针在关节内的位置;抽取多个样本并使用合适的穿刺器械夹取滑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术中取病灶进行细菌培养,取标本的器械应避免接触患者皮肤;进入术野后立即取标

4、本,并且取标本处不得使用电刀、电烧及冲洗。如果取出了假体,则假体或其组件也可用于培养(注意取样时不要被污染)。假体周围病灶组织冰冻切片病理检验。  1.3细菌学情况8本组病例中7例翻修术前关节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其中2例术前、术中培养结果有一定差异;2例术中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4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为绿脓杆菌,2例混合感染(术前、术中培养结果差异患者)。翻修术中取假体外周炎性肉芽组织及增生瘢痕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验5例,合并假体与骨水泥界面或假体与骨界面间炎性肉芽组织3例,假体取出后未见

5、明显炎性肉芽组织2例。病理检验每高倍视野下白细胞数15~43(平均24.5)个。  1.4手术方法确定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立即手术,手术体位及切口与人工置换髋关节手术相同。术中仔细探查假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及瘢痕增生情况并彻底清除。取除假体,将髓腔内壁充分刮除干净,用过氧化氢、稀释碘伏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及手术创面后二次铺单。如术中软组织条件好、骨质缺损少,术中无需植骨,能确定为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的细菌,炎症比较局限时行一期翻修;如软组织条件不好,脓腔较大,炎性肉芽组织较多且界限不清时行二期翻修。有皮肤窦道

6、的病例,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在窦道内注入亚甲蓝,手术切开时切除皮肤窦道,沿亚甲蓝标记彻底切除感染灶、关节假体周围瘢痕和肉芽组织。一期翻修取出感染假体后,彻底清除假体与骨界面之间的界膜、感染肉芽组织、骨水泥后,分别用过氧化氢、0.5%的碘伏浸泡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植入骨水泥型全髋假体,手术切口一期闭合,髋臼侧和股骨侧都用含有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固定。创口深浅层各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在引流量少于30ml/d拔除引流管,术后持续使用静脉滴注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后2w,再口服抗生素4~6w。对

7、2例患者二期翻修,取出假体,彻底清创后,应用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制备间隔器临时旷置,以维持关节间隙,静脉应用抗生素3~4w,口服4w。伤口完全愈合后,X线检查无进行性骨破坏和骨膜反应,反复监测C反应蛋白、血沉,待其恢复正常后,再行二期翻修。若骨质缺损严重,需行植骨重建。8  1.5复诊所有病人于术后1、3、6、12、18个月和以后每年复诊,内容包括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评估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复查,正规指导功能锻炼。  1.6结果本组9例均获随访,随访11~52(平均23)个月。9例病人均恢复

8、良好,局部症状消失;体温,C反应蛋白及血沉,周围血象均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得到恢复。6,12,18个月追踪观察,患者均不需要辅助工具行走,能上下楼,生活自理。随访X线片显示假体固定牢靠,无明显松动迹象,无骨溶解及骨膜反应。所有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术中术后未见股骨骨折、关节脱位、神经血管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未见感染复发,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24~66(平均44.6)分提高到术后的7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