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

ID:15207739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针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形成与否关系到手术成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MMC)对滤过泡形成、术后眼压稳定所起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与否分成两组,术后随访1~2年,观察眼压波动情况。结果共23例(23只眼)纳入本次研究,其中应用丝裂霉素组15例,术后滤过泡形成良好且持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未用MMC组8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均未形成滤过泡。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应用MMC仍是青光眼根治术中安全有效的用药。【关键词】丝裂霉素(MMC);小梁切除;青光眼 青光眼当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时

2、,滤过性手术仍是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由于青光眼术后眼压波动前房变化等因素,许多并发症在所难免。为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我们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并虹膜周切,术中应用MM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3月—42008年5月在本院住院确诊闭角型青光眼且行滤过性手术的患者23例(23只眼),其中A组15例,均在术中应用MMC;B组8例未用MMC。男5例,女18例;年龄45~71岁。术前常规检查、专科情况见表1。表123例患者术后常规检查、专科情况(例)  术前根据患者眼压及全身情况,联合使用多种降眼压

3、药物和视神经保护剂,在眼压接近正常时,积极准备手术。  1.2手术方式所有手术均在2%利多卡因球旁浸润麻醉下由同一术者完成。在眼球上方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热凝止血,以12点位中心做一大小4mm×3mm,1/2厚度的梯形巩膜瓣,A组患者在瓣下置MMC棉片(0.4mg/ml)3min,取后用20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于3点位行角膜缘侧切口,缓慢放出房水以降眼压,切除小梁组织2mm×1mm,一并楔形剪除根部虹膜组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四针,自角膜侧切口注入平衡液,观察前房深度变化及巩膜瓣的密闭度,直到满意为止,然后用10-0尼龙线连续缝合

4、球结膜瓣,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加DXM3mg,加压包扎。  1.3术后观察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及视神经保护剂,局部滴典必殊眼液,裂隙灯每天观察前房深度、房水及瞳孔变化,滤过泡的大小与形态,检测眼压,根据眼压变化与滤过泡流畅度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滤过泡按摩或加压包扎等。  2结果4  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2年,定期复查眼压、视力、视野及眼底变化。着重将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与功能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研究。A组中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扁平隆起,滤过功能良好,症状基本消失,视力较术前最多下降两行。B组中眼压有5例在正常范围,3例眼压波动在30mmHg

5、左右,滤过泡均闭锁无滤过功能,仅靠虹膜周切孔调节眼压,高眼压3例患者症状存在,视功能较术前明显低下,视神经有不同程度萎缩。  3讨论4  青光眼因长期持续或波动性高眼压致视神经轴浆运输在筛板区受阻,视盘供血不足,视神经组织受压造成视神经纤维萎缩及退行变,从而使视力受到严重破坏。为了避免以上严重后果,保存视功能,术后眼压要求降得更低,控制在10.24~15.88mmHg才能达到安全水平[1]。青光眼手术的成功是保持现有的视功能最有效的手段。小梁切除并虹膜周切术仍是最佳术式,已在眼科工作者中达成共识。而术后滤过泡有效形成且滤过畅顺度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保

6、持正常眼压的基础。术中应用MMC减少了术后滤过通道的瘢痕形成,保持长时间的滤过通畅,可获得较低的术后眼压,保存现有视功能。通过本观察研究,术中未用MMC患者,术后在6个月内滤过泡消失,无滤过功能,仅靠虹膜周切孔缓解眼内压,顽固性高眼压者需再次手术。但由于MMC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角膜及晶体的损害,低眼压性黄斑水肿,使用时需注意,低浓度较短时间接触及足够的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以减少其副反应[2]。通过对MMC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实践,的确是个安全有效的保存滤过通道的药物,应扬长避短继续应用于临床。【参考文献】 1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

7、生出版社,1998,289-291.  2夏晓波,蒋幼琴.丝裂霉素对兔眼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组织的毒副作用.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190-19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