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

ID:15216425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_第1页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_第2页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一种表现,更是其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毅力的考验。做作业是学生每天必有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巩固知识的机会。可是每个班总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做了也是应付差事。老师们磨破了嘴皮,用尽了法子,就是不见成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何让学生改

2、掉这些坏习惯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二、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了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2.通过自信心教育、激发兴趣,家长监督等策略使学生改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3.根据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制定矫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养成教育,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三、研究内容1.研究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状,探本求源。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到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真正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不集中:大脑老是处于兴奋状态。所以,上课时不好好听讲

3、,写作业坐不下来,很难坚持独立完成一件事。2.知识掌握不牢:由于对知识没有掌握或一知半解,孩子在做作业时就会感到比较吃力,就会出现卡壳现象。渐渐地,孩子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弱,出现逃避写作业,拖拉的现象。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没有寄予恰当的引导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4.速度慢:做作业时常左顾右盼,爱打岔。作业一多就完成不了。5.教师布置作业一味从自身需要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造成学生敷衍了事。同时,由于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有些学

4、生就成了“拖拉机”。2.研究矫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具体做法包括:(1)“分层作业超市”——激励自信。(2)作业互动卡——收获习惯。(3)“作业自留地”——我的作业我选择(4)实施小组奖惩——大胆重用“草民”。四、研究对象    我校不同年龄段各年级的学生。 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大量搜集、整理孩子撒谎的原因和行为、运用有关的理论文献作为参考,把握课题的前沿,指导课题研究。2、教育观察法。观察研究孩子的撒谎原因和行为,分析撒谎成因,展开

5、课题研究。3.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就是问卷调查法。将根据研究的需要,自编《学生撒谎原因调查表》,采取大样本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家长、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撒谎的具体原因和后果。4.访谈法。对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通过深入的访谈、交流,了解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撒谎状况的认识,解决办法,深入体验家长、老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撒谎的困惑、做法,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5、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采取矫正、培养相结合。注重抓学生诚信习惯的培养,在学生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适时的鼓励,记录学生的成长

6、的过程撒谎的烦恼。最终探索出解决学生撒谎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6、经验总结法。访谈、调查、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选定课题,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充分利用网络,阅览室进行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认识。参加读书交流活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准备工作。(二)实施阶段: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状和成因。2.根据研究方案和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实施矫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3.

7、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边实践边总结。根据研究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题研究方案。(三)总结阶段:撰写总结性报告,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收集研究各方面基本素材资料(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案例及结果进行分类汇总),认真撰写案例、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性报告。七、预期研究效果:通过研究总结,得出了解决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效策略,纠正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了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形成我班优良的班风,提高我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