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ID:15218712

大小:44.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第1页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第2页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第3页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第4页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Hp的根治和清除有利于溃疡的治愈。而Hp耐药直接影响Hp的根治和清除,Hp耐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的机制与其23SrRNA的V区上的点突变有关。随着Hp耐药率的逐年升高,有关Hp的耐药分子机制和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开展Hp耐药的相关研究对Hp的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克拉霉素;分子机制克拉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抗Hp作用强,而成为根除Hp治疗方案中的主要

2、药物。但Hp可对其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的出现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3]。我国近年才开始应用克拉霉素,Hp原发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主要与同类药物交叉耐药有关,治疗失败时大约1/2~2/3的菌株可对其产生获得性耐药。因此,研究Hp的耐药情况、耐药机制和检测手段对指导临床用药以及疗效监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Hp对克拉霉素耐药作一综述。  1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14  随着克拉霉素的广泛使用,Hp的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多。Hp对克拉霉素耐药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不尽一致。Kobayashi等人[4]研究发现日本的Hp克拉霉素耐药率从

3、2002年的18.9%上升到2005年的27.7%,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001),其中男性19.2%,女性27.0%。他们还发现克拉霉素耐药率有地区差异。Kato等人[5]报道日本儿童的2002年克拉霉素原发耐药率为29.0%,Hp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根除率分别为89.0%、56.0%。Hp继发耐药率(78%)明显高于原发耐药率(P<0.01)。Kimet等人[6]报道韩国汉城Hp克拉霉素耐药率由1994年的2.5%上升至2003年的13.8%。Toracchio等人[7]对意大利中部研究发现克拉霉素原发耐药率和继

4、发耐药率分别为23.4%、82.3%,克拉霉素原发耐药多见于女性。Elviss等人[8]报道北威尔士2004年的克拉霉素耐药率为7%,明显低于欧洲其他地方。Koivisto等人[9]报道芬兰的克拉霉素耐药率仅为2%,且与有口腔和呼吸道疾病的用药史有关。Boyanova等人[10]认为保加利亚的儿童克拉霉素耐药率和他们的居住地有关,这种差异可能和当地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关,居住在乡村的儿童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2.7%,明显高于居住在大城市的儿童耐药率(8.5%)。Osato等人[11]分别用Etest和agardilution方法研究发现

5、美国的克拉霉素原始和继发耐药率分别为12%和10.6%,性别和年龄对克拉霉素耐药有很大影响。Kaneko等人[12]研究显示在经过多重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治疗的非结核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克拉霉素耐药率高达100%,提示应在进行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前应根除Hp。Onder等人14[13]对土耳其110例Hp感染者研究发现,Hp的克拉霉素耐药率为48.2%,但其耐药率和性别、年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居住地、教育状况无相关性。Go?ciniak等人[14]研究发现波兰1997-2001年的克拉霉素原发耐药率8.6%,治疗8周后耐药率达17.6

6、%。中国地区也存在着地区和年龄的差异,成虹等人[15]调查发现北京1999-2000年的克拉霉素耐药率为10.0%,2000-2001年为18.3%,存在着上升趋势。陈洁等人[16]对浙江地区44例儿童临床分离菌株研究显示克拉霉素耐药率为18.2%,儿童耐药率高于成人。Hao等人[17]2004年报道中国东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3.3%。  综上所述:(1)各国家或地区的Hp菌株对克拉霉素原发耐药率不同,耐药率为2%-48%,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克拉霉素耐药率在汉城、北京、日本、土耳其呈上升趋势,在意大利、芬兰、北威尔士呈相对稳定状态或

7、下降趋势。(2)尽管有报道儿童克拉霉素耐药率高于成人,但克拉霉素耐药是否存在年龄、性别等差别,还存在争议。(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克拉霉素继发耐药率明显高于原发耐药率,抗生素(大环内酯类)的用药史与Hp交叉耐药、继发性耐药率的上升有相关性。  2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机制14  克拉霉素为14环的半合成新大环内酯类,因结构上其内酯环的6位羟基为甲氧基所替代,也称甲红霉素。这一结构上的修饰增加了其对酸的稳定性及抗菌活性。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为根除Hp治疗方案的关键成分,对该

8、药的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Bazzoli等人[18]报道克拉霉素敏感株及耐药株的根除率分别为95%和4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结合在野生型Hp的50S大亚基的23S单位上,抑制肽基酰基转移酶,影响核蛋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