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

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

ID:1522566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_第1页
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_第2页
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彩超在肾癌普查中的价值作者:吴希尧富晓坤战芳珍【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肾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肾癌的影像表现。结果57例肾癌患者中,男44例,女13例,其中左侧33例,右侧24例,肿瘤直径最小1.5cm,最大7.5cm。结论彩超对肾癌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且无辐射,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可视为肾癌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关键词】健康体检彩超肾癌普查以往临床上发现的肾癌,最早的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手术切除的肾癌极大多数已经大于5cm,而近年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的偶发肾癌约占1/3[1],手术切除的肿瘤往往在3cm左右,甚至有1cm大小的肿瘤已被发现切除。这

2、些都要归功于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彩超的广泛应用及健康体检的迅猛发展。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做腹部超声检查者,共计72334人,其中查出肾癌57例,年龄在36-81岁,平均58.8岁,其中男44例,女13例。3所用仪器为美国GELOGIQ-5PRO型,美国飞利浦炫影,日本东芝66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2MHz。受检者检查前禁饮食8-12小时,常规取侧腰部及背部对双肾行纵、横、斜扫查,发现肿瘤后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包膜是否完整以及对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并记录之。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的血流分布情况,将取样容积置于

3、血流信号最丰富处,获取频谱,测量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结果57例肾癌发生于左肾33例,右肾24例,肿瘤直径≤3.0cm12例,3.1-5.0cm40例,>5.0cm5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信号稀少者15例,多见于<2cm的小肿瘤和>5.0cm的大肿瘤。肿瘤内及周边血流较丰富者42例,多见于直径3.0-5.0cm。不同年龄组肾癌发病情况详见表一。不同性别肾癌发病情况详见表二。不同年龄组肾癌发病情况统计表(表一)不同性别肾癌发病情况统计表(表二)性别体检人次发病例数阳性率男47232449.32/万女25102135.18/万讨论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癌症的2

4、%,男性患者2倍于女性[1]。本组男女之比为3.4:1,高于文献记载,与男性体检者多于女性有关。肾细胞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60-70岁发病者最多见。与本组结果基本一致,以41-50岁组最多,最年轻者36岁,说明肾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肾癌普查的意义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有文献报道肾癌在直径≤35cm者转移甚少,手术预后良好;在日本,体检发现192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率98.4%,5年生存率97.4%,我院体检检出的一例肾癌患者,术后已达19年,至今健在。普查中如何才能做到不漏诊、不误诊:(1)检查时应精力集中、耐心细致;(2)切面手法必须到位;(3)正确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彩色多普

5、勒能量图(CDE)及血流频谱;(4)熟练掌握肾癌声像图特征,并需与先天性肾柱肥大、肝肿瘤、肾上腺肿瘤、肾盂血块、肾脓肿及肾脏良性肿瘤等进行鉴别。本组超声共检72334人,查出肾癌57例,阳性率7.9/万。与日本:ShuichiMihara等(1999)报道,自1983年8月至1996年3月,超声共检查219640人,查出肾癌192个,阳性率8.7/万相近。彩超对肾癌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且能同时观察肾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故可作为肾癌筛查的首选。参考文献[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五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755-75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