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ID:1523871

大小:2.4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1-12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矿井概况教场坪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山西教场坪集团单独保留矿井,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18号“关于朔州市右玉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兼并重组后山西右玉教场坪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3.1815km2,矿井工工业资源储量2726.4万吨。批准开采9号、11号煤,矿井生产能力902万t/a。9号煤层已基本采完,矿井初步设计将采掘工作面布置于11号煤层中。矿井现有主井、副井、风井三个井口,均为斜井。主井安装带宽1000mm皮带,副井安装单钩串车,风井为专用回风井。三个井口均位于井田

2、东北部,井底落点于井田东部中央偏北。井下大巷基本沿井田东西布置,9号、11号煤层联合布置,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在11号煤层底板。井下开拓工程基本完成。矿井为低瓦斯矿井,井下涌水量较小,为10~15m3/d。矿井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开采;掘进方法为综合掘进机掘进;煤炭运输、提升全部为带式输送机,机械化程度高。-35-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101大巷以南为一采区,101大巷以北为二采区。全矿井共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二个综掘面。首采工作面(801)布置于11号煤层一采区301轨道上山之东,紧挨南、东部矿界,东西向顺槽长度1007米,工作

3、面长度120米。掘进工作面为203运输顺槽和204回风顺槽。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矿井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已经批复,批准文井田范围由以下7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1、X=4400608.28Y=19637528.672、X=4400268.28Y=19637640.673、X=4398766.26Y=19637728.674、X=4398478.26Y=19639290.685、X=4399708.27Y=19639271.686、X=4399973.27Y=19639260.687、X=4400608.

4、28Y=19639265.68井田东西长约2.14km,南北宽约2.13km。(一)、交通位置本井田位于右玉县东南元堡子乡教场坪东南,行政区划隶属元堡子镇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6′11″~112°37′18″北纬42°19′00″~39°43′25″距北同蒲铁路线(北周庄集运站)约35公里,距右玉县城(油坊)约32公里,山(阴)-和(内蒙和林格尔)3号公路从矿区通过,元元公路从井田西约2km处通过,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势-35-矿区范围内为低山丘陵地貌,绝大部分被黄土覆盖,植被稀

5、少,地势平缓,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海拔为161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海拔为1467m,最大相对高差143m。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井田北部出露有石炭系山西组地层。(三)、河流本区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元子河支流。井田内沟谷发育,最大的一条沟谷位于井田北东部由南向北汇入元子河,各沟谷平时一般干涸无水,仅雨季时有短暂洪水排泄,汇入元子河。元子河雨季最大流量达980m3/h,河床宽度为300-500m,于井田北部边界外流过,为井田附近主要河流。(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于黄土高原中温带大陆

6、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风沙严重,昼夜温差大。1.气温:年均气温4.5℃,最高气温和昼夜温差显著。极端最高温度33.4℃,极端最低温度-34.1℃,平均日温差为15℃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2℃。2.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9月,年均降水量为450m。3.蒸发量:年蒸发量为1556.7-1926.7mm,其中4-8月蒸发量大。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4倍。4.冰冻期:每年结冰期从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163cm,一般为138cm。最大积雪厚度30mm。-35-5.风:西北风几

7、乎贯穿全年,5月份风力最大,风速在14.0-22.0m/s。本区位于山西地震带的北部边缘,地震活动较强,频率较高,最大震级6.5级,基本地震烈度7度,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划分本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卓越周期分别为0.15g和0.35-0.40s。(五)、矿井地质一).地层本井田属于大同煤炭国家规划区,全井田均被黄土掩盖。根据以往地质勘查钻孔揭露的地层情况,井田内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煤系

8、地层之基底。岩性主要为灰-灰黄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隐晶、微晶结构、致密坚硬,溶洞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上部夹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中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本组厚度11-72米,平均40米。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35-底部为浅灰色铝土岩及赤红色铁质岩,局部为深灰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