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ID:1524114

大小:6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_第1页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_第2页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_第3页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_第4页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品工厂常见虫害种类及习性一、鼠类1.1褐家鼠别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白尾鼠、家耗子纲:哺乳纲目:啮齿目科:鼠科分布范围:别名大家鼠、沟鼠,俗称大耗子,属啮齿目鼠科。分布于全国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数量多,为害大。形态特征: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又叫沟鼠,属啮齿目鼠科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尾明显短于体长,被毛稀疏,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后足趾间具一些雏形的蹼,褐家鼠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眶上嵴发达

2、,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头部和背中毛色较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褐家鼠行动敏捷,嗅觉与触觉都很灵敏,褐家鼠耳壳较短圆,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尾较粗短,成体尾长短于体长,褐家鼠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褐家鼠属昼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较粗大,长于33毫米。雌鼠乳头6对。该鼠毛色有变,与其年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棕色调不明显。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成体和幼体则呈较小的弧形向外拱突,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

3、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生活习性:褐家鼠栖息场所广泛。褐家鼠具有迁移习性,在室内食物缺乏,或密度过大时,迁移到农田建造临时洞穴活动为害,但数量不大。同时,迁移与气候、季节、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并以此在室内与农田之间进行往返迁移。褐家鼠属昼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在不同季节,褐家鼠一天内的活动高峰相近,即16~20时与黎明前。褐家鼠行动敏捷,嗅觉与触觉都很灵敏,但视力差。记忆力强,警惕性高,多沿墙根、壁角行走,行动小心谨慎,对环境改变十分敏感,遇见异物即起疑心,遇到干扰立即隐蔽。褐家鼠

4、在一年中活动受气候和食物的影响,一般在春、秋季出洞较频繁,盛夏和严冬相对偏少,但无冬眠现象。在苹果贮藏库,褐家鼠以傍晚和黎明活动较多,机警狡猾,多走熟路,沿墙根、小塑料袋缝隙乱跑,对小包装塑料袋和塑料大帐破坏很大。褐家鼠繁殖力强,一年可产6~8胎。孕期3周左右,每胎产仔7~10只,多达15只。其繁殖期从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历时320天,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为滞育期。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寿命2年左右。褐家鼠食性广而杂,凡是人类所用食物,它都可以取食。嗜食肉类物品及含水分较多的苹果等果品,粮食类食品中喜食小麦、大米等。据测定成

5、年褐家鼠平均日食量为10.33克,年食量即3.77千克左右1.2黄胸鼠别名:黄腹鼠、长尾鼠。类属:啮齿目,鼠科。分类:家栖和野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西藏东南部和秦岭、篙山一带往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各省及其沿海地区,江苏、淮河以南和山东鲁南等地区也有发现。形态特征:体形中等,比褐家鼠纤细,体长135~210毫米;尾和脚也较纤细,大部分的尾长超过体长,后足长小于35毫米;耳大而簿,向前折可遮住眼部。雌鼠乳头5对,胸部2对,鼠鼷部3对。背毛棕褐色或黄褐色,背中部颜色较体侧深。头部棕黑色,比体毛稍深。腹面呈灰黄色,胸部毛色更黄。重要的识别特征是前足

6、背面中央有一棕褐色斑,周围灰白色。尾的上部呈棕褐色,鳞片发达构成环状。幼鼠毛色较成年鼠深。生活习性:黄胸鼠是我国的主要家栖鼠种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野外也有栖居,但除西南及华南的部分地区外,一般数量较少。行动敏捷,攀缘能力极强,建筑物的上层,屋顶、瓦椤、墙头夹缝及天花板上面常是其隐蔽和活动的场所。夜晚黄胸鼠会下到地面取食和寻找水源,在黄胸鼠密度较高的地方,能在建筑物上看到其上下爬行留下的痕迹。多在夜晚活动,以黄昏和清晨最活跃。有季节性迁移习性,每年春秋两季作物成熟时,迁至田间活动。栖息在农田的黄胸鼠洞穴简单,窝巢内垫有草叶、果壳、棉絮、破布等。大

7、型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上常可发现其踪迹,危害严重。  黄胸鼠食性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偏好于含水分较多的食物,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甚至咬伤家禽。南方全年均可繁殖,全年可繁殖3~4窝,在北方冬天停止繁殖。平均胎仔数4~9只。最多可达17只。  该鼠洞穴较简单,洞径4—6cm,洞口内壁光滑,出口多。喜昼夜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尤以晨、昏活跃。在农区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多与大家鼠混居。黄胸鼠在建筑物上层,褐家鼠在下层。该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7—8月是繁殖高峰,年繁殖3—4次,每胎6—8仔,别多达16仔,幼鼠出生3个月达性成熟,寿命长达3年。  同小家鼠有明显

8、的相斥现象,两者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常常是胜利者居住,失败者被排斥,数量很少。危害:黄胸鼠食性杂,喜食植物性及含水较多的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