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doc

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doc

ID:15247796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2

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doc_第1页
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允价值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摘要: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一会计计量模式的出现缩短了经济学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距,将会计计量的目的由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本文对公允价值推行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冲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推;利益相关者;协调    一、公允价值推行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对股东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通常会引起企业资产账面价值的上涨和特定时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由于我国目前缺少活跃的资产交换二级市场,而公允价值评估中有太多人为估计和假设,这

2、给股东有利用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操纵企业业绩创造了可乘之机。  2.对债权人的影响  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可能使企业资产价值和利润的增长,这有助于企业吸引潜在的债权人;公允价值使资产价值信息真实透明,有利于债权人的客观评价;但是包括会计人员的过多主观判断的公允价值,也会给企业留下相当大的会计信息操纵空间,如商誉的确定中不可避免的用到太多的估计和假设,失真的会计信息对债权人来讲意味着风险的增加。  3.对管理者的影响  管理者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熟悉公司各项业务,管理者为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股东大都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通常能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也提升了管理者的

3、薪酬和红利,这样,管理者为了得到高额的薪酬和分红就存在进行利润操纵或者盈余管理的动机,而公允价值计量中不可避免的人为估计和假设给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手段。  4.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政府的影响  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企业利润的变化将不同以往,因此,其对纳税的影响也不同了,作为税收主体的政府自然受其影响。譬如,投资性房地产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鉴于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比较景气,房地产账面价值普遍低于公允价值,则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巨大的差额将被记入当期损益,从而大幅提高其利润,虽然目前国家尚未规定对其是否征税,但是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卖出的话,将给国家带来巨额税收。    二、公允价值下协调

4、利益相关者冲突的途径探讨    1.协调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2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债权人通常可以寻求合同方式限制债务人滥用公允价值。除了常规的在债权债务发生时,债权人用合同约定债务的清偿时间与方式、债权的担保措施外,债权人也可以限制债务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人为选择程度,这里债权债务方可以商讨一个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影响的定量指标,当公允价值影响达到或超过这一指标时,股东应向相关债权人详细说明并与债权人协商决定,如当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会对未来现金流量影响巨大时,债务人就应该与债权人商讨。限于不能介入公司会计过程的缺陷,债权人只能从外部对公司会计施加影响,如在合同中限制公司

5、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当债务人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时,债权人可以要求提前清偿或提供担保。  2.协调管理者与股东利益冲突  公司应当在管理者的工资和奖金的基础上外加红利、期股、期权激励。总之,设法协调与管理者的利益,使管理者的利益来源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是避免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会计信息谋取私利的途径。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要素市场,法律规范不完备,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公允价值确定中人为因素干扰使管理者有机会进行会计信息操纵,美化经营业绩,蒙蔽股东,因此股东除了上述的激励机制外,可以制定公允价值影响会计信息总结汇报制度,使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的

6、贡献与管理者经营贡献区别开来;还可以采取公允价值的股东相机治理机制,当管理者有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会计信息行为时,股东可以采取:通过监事会加以制止;撤换管理者;“用脚投票”;对资产或负债重新评估等措施。  3.协调管理者与债权人利益冲突  在债权人投资前,债务人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而获得的资产增值或是利润增长都不一定是企业真实获利能力、经营状况的反映,债权人——尤其是长期债权人应该设法了解债务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能力,而不是由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账面利润。而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投资后通常关心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对公允价值引入可能会引起企业现金流出,导致企业偿债比率下降,应

7、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是短期债权人,在房地产企业债务人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巨额利润而可能导致税负增加、现金流出增加时,可以要求参与到债务人公允价值会计政策决策中去,监督债务人的会计政策是否威胁到其偿债能力。为了更好的保护债权人利益,让债权人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是最终选择,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管理者的行为,抑制内部人控制,从而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促进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  总之,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则可能大大改变企业的财务面貌,然而当前还存在世界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