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ID:1525453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炼轧厂线棒保障作业区设备、工机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手持式电动工具正确操作方法及安全使用,特制订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炼轧厂线棒保障作业区通用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工作内容及要求3.1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或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3.2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进行日常检查。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a.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b.保护接地联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c.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d.

2、电源插头是否完整无损;e.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f.机械防护装置是否良好;g.工具转动部门是否转动灵活、轻快、无阻滞现象;h.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3.3在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Ⅱ类工具,使用Ⅰ类工具时还应采取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炼轧厂线棒保障作业区设备、工机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4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3.5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或装设漏电保护器的Ⅱ类工具。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

3、,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及Ⅱ、Ⅲ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在狭窄作业场所应有人在外监护。3.6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3.7Ⅰ类工具电源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3.8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用耦合器进行联接。3.9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3.10插头、插座中的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联接保护线。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把接地极与中性线联接起来。3.1

4、1工具的零、部件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不得任意拆卸。3.12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或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13工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3.14使用单位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与原有规格不符的零部件。炼轧厂线棒保障作业区设备、工机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15在维修

5、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漏装,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调换。3.16工具如不能修复或修复后仍达不到应有的安全技术要求必须办理报废手续。附录A工具的分类(补充件)工具按触电保护方式分为:A1 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A2 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

6、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Ⅱ类工具分绝缘外壳Ⅱ类工具和金属外壳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A3 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