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

ID:15260964

大小:31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_第1页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_第2页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_第3页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_第4页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材第七章习题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化学平衡习题解答1.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商和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有何区别?(2)能否用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为什么?(3)计算化学反应的Kq有哪些方法?(4)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移动方向的?(5)比较“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同“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举例说明。(6)酸碱质子理论如何定义酸和碱?有何优越性?什么叫共轭酸碱对?(7)当往缓冲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酸和碱,或者用很大量的水稀释时,pH是否仍保持不变?说明其原因。(8)对于一个在标准

2、状态下是吸热、熵减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反应将向吸热的正方向移动;而根据公式DrGmq=DrHmq-TDrSmq判断,DrGmq将变得更正(正值更大),即反应更不利于向正方向进行。在这两种矛盾的判断中,哪一种是正确的?简要说明原因。(9)对于制取水煤气的下列平衡系统:;。问:①欲使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哪些措施?②欲使正反应进行得较快且较完全(平衡向右移动)的适宜条件如何?这些措施对Kq及k(正)、k(逆)的影响各如何?(10)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是否必定移动?平衡移动时,平

3、衡常数是否一定改变?【解答】(1)反应商是在一定温度下,任意给定态时,49生成物的相对压力(或者相对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的相对压力(或相对浓度)以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相对压力(或者相对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的相对压力(或相对浓度)以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标准平衡常数,是量纲为一的量。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只是温度的函数。(2)只能用判断在标准态下的反应的自发性。任意给定态时,反应的自发进行的

4、方向只能由来判断。若,表示正反应自发进行;,表示逆反应自发进行;,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根据化学平衡定律计算,即由在一定温度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相对压力(或者相对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的相对压力(或相对浓度)以化学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之比求得标准平衡常数;由,得(4)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若提高反应物浓度(或分压)或降低生成物浓度(或分压),平衡向右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分压),平衡向左移动。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压力,平衡向

5、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降低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升高,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5)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由和49得;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或相似之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k都是温度的函数,和都与成正比;不同之处: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反映了化学反应热效应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反映了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为酸,能接受质子H+的为碱;酸碱质子理论

6、中酸与碱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统一在对质子的联系上;相差一个质子的酸碱对,称为共轭酸碱对。(7)当往缓冲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酸和碱,或者用很大量的水稀释时,pH要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变化超出这个限度,那么缓冲液pH将会变化很大。(8)第一种说法正确。由公式可知,对于一个在标准状态下的吸热、熵减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标准准平衡常数增加,反应向吸热的正方向移动可降低环境的温度,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已经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由可知,对于一个在标准状态下的吸热、

7、熵减的化学反应,在标准态、任意温度下,正向反应不能自发进行。(9)①增加H2O浓度或减少CO和H2的浓度;升高温度;减小压强。②49高温低压。升高温度,由可知,对于吸热反应,标准平衡常增加;由可知,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正)和k(负)都增加。降低压强,标准平衡常、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正)和k(负)都不变,它们只是温度的函数。(10)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不一定移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与其他量如浓度、体积、压强等一同改变时,平衡可能不移动;平衡移动时,平衡常数也不一定改变,当温度不变而由浓度、体

8、积、压强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表达式(1)(2)(3)(4)【解答】(1)49(2),(3),(4),3.已知反应(1)(2)计算下列反应的值【解答】根据多重平衡原理,(1)-(2)得(3)4.将空气中的单质氮变成各种含氮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固氮反应。根据(298.15K)及。从热力学的角度看选择哪个反应为最好?【解答】(1)0086.57,49(2)00104.2,(3)00-16.5,由上述计算可知,越正,平衡常数越大,所以第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