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

ID:15261226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_第1页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_第2页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_第3页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_第4页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  [摘要]以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与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关系为基础,分析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内容的一致性,认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不仅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最佳场所,而且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研究的融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一个有效模型和未来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基地。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1 引言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基本需要,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

2、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获取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推动了大学图书馆对自身服务功能的重新审视,即如何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来推动师生的学习、研究和知识创新。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一个柔性环境,以使它能够快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环境,有助于提升大学师生的信息能力并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信息素养人。基于信息利用与信息素养教育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图书馆积极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试图通过这一新的服务模式来满足大学师生信息需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证明,IC在培

3、育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信息素养与学习研究以及课程学习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南加里弗尼亚大学图书馆馆员Mel.anieRemy在总结IC服务理念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时特别指出: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是我们服务任务的一部分。这里有一个以参考咨询活动为重点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负责教学的馆员被置于一个理想的位置,帮助学院教师了解学生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下是如何思考和工作的。……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图书馆员可以密切洞悉学生是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并将这种知识应用到系统设计

4、中去——不管是图书馆网页、在线教学系统、课程管理系统,还是诸如“学术门户”那样复杂的信息检索系统。信息共享空间的虚拟方面与实体方面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而且作为一个团队,图书馆员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许多更重要的贡献。精心设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使得图书馆员把信息素养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它所包含的学术研究中,而不是放在它实际的组成元素上。……  由此可见,IC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图书馆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和师生学习研究的全过程,使大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培育信息素养的基地。这一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图书馆IC与信息素养教

5、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IC在支持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新的信息环境为背景,以大学图书馆IC为考察对象,论述大学图书馆IC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以及它在支持信息素养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 IC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2.1IC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目标的一致性  通常,IC是位于图书馆的某个楼层或整个图书馆,为实现“5图书馆及有关服务一体化”而创建的一种信息服务新模式,是为学生提供获取电子资源、多媒体、印刷资源和整合服务的途径的一个区域,用户在这个特定区域中可以各取所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诸如各种索引

6、和全文数据库,图书馆在线目录,访问网络导航,选择研究用软件、文件处理、制作和补充及其他技术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信息素养。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特别工作组提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标准已成一种共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普遍认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能力不仅涵盖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方法,还拓展到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信息交流、创新与表达技能等多个方面。美国学者Shapiro和Hughes甚至认为信息素养“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包括社会、文化甚至是哲学内涵。是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信息

7、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他们详细地限定了信息素养的内涵,认为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这八个方面与IC在内容构成与实现目标上是一致的,如表1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IC对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支持。其中IC中实体空间对用户的“工具素养”支持最大,虚拟空间对“资源素养”的支持非常重要,而支持层对“评价(批判)素养”的支持最为关键。其它如“新技术素养”与物理资源、人文资源关系更为密切些,“调查研究素养”与物理资源和数字资源关系更密切些。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要求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需选择、聚合以及整合图书馆环境优势和资源来

8、支持信息素养教育,而IC构建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IC模式在服务目标上特别适合对信息素养八个方面能力的培育,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研究和实践的机会,用户在此可以得到图书馆员的直接指导,实现用户搜索—解决—创造—分享的创新过程,完成特定的课题研究。    2.2IC与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在大学,信息需求主体主要有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