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

ID:15264493

大小:5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2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_第1页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_第2页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_第3页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_第4页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真诚至善 的 一个解脱自在的方法——放下    放下,不只是要放下身心以外的有形事物,就连内心的挂碍也要放下。     要放下到什么程度呢?和死人一样。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修行人和死人不一样,死人是完全进入无意识状态,修行人则是有意识的。修行人的放下,是要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到像死人一样完全无意识、全无拒绝、全然接受一切的放下。     要放下,就要先舍自我,不然,自我愈强,就愈不容易放下;无执著者,自我自会渐渐减少,自我减少,才是真正的放下。     佛陀为了示现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舍弃了王位、权势、财富、王妃等一切世俗名利,出家修行。佛陀

2、虽然精进研修当时印度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身体力行苦修了六年,却都没有办法达到最高的修行境界,也没得到解决生老病死诸苦的方法,觉得非常绝望、沮丧。于是,放弃苦行,走出森林,来到菩提树下,停止一切思维、一切脑筋的活动,只是静静地坐著。因为这样,佛陀的身心才全然放下、放松,达到无我的状态,而渐渐进入宁静空无。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佛陀仍然继续坐著。到了第四十九天,天将亮时,抬头看到天空最后一颗星星自天际消逝,他豁然开朗地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才觉悟到修行不但要万缘放下,连修行的方法也要放下。所以,佛陀能成佛成道,就是因为万缘放下,甚至连修行的方法也放下,才能够大开悟,成为

3、大智慧的觉者。  放不下就担起来     佛陀教导弟子就是教“放下”。     “放下”,听起来简单,想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却很困难。那么,佛陀是如何教弟子放下的呢?     有一次,弟子拿一朵花走到佛陀面前进献。     佛陀说:“放下花。”     弟子放下花。     佛陀说:“放下手。”     弟子放下手。     佛陀又说:“将你的身心也放下。”     弟子听了觉得很疑惑,心想:“身心如何放下呢?”     阿难于是代替这位弟子请问佛陀:“身心要如何放下呢?”     佛陀说:“放不下,就担起来。”     弟子就领悟了。     放不下是因为担得不够,担得太轻。如果

4、你担得不够,不愿意放下,只有继续担,担到担不动的时候,自然就会放下。譬如,今天让你担一百斤,你能做得到,要是让你担二百斤、三百斤,恐怕走不了几步,你就担不动,自然而然就放下了。     人活在世间,到底在担些什么?世俗人要担的有眷属、父母、夫妻、子女等。为了让家庭生活更好,求工作、房子、车子、然后再求社会地位、名誉、财势。每个人自出世就一直在捡、在求。愈捡愈多、愈求愈多,包袱愈来愈重,烦恼跟著也愈来愈多,不知如何是好。     如来禅蓬刚成立时,一位国中的注册组长来参加禅修,在禅修期间考上国中主任,去接受储备训练。训练结束前一个星期,因为部分理念与研习中心不同,内心渐感有压力。于是

5、,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来禅蓬,有意不想继续参加主任储训,认为当主任会束縳她的修行。她刚来的时候,我和她小参,看出她是放不下想当主任,为了一口气,又不愿屈就研习中心的要求,所以借口生病而请假,想逃避心中的压力。开始小参时,我先附和她的观点,认同她的看法;等到结训前两天,研习中心打电话来,要她回去考试,起先她仍是拒绝,不愿意回去。到了最后一天的紧要关头,我转变话锋,用话点她,要她回去考试,不要为难研习中心。最后,她改变心意,回去参加考试,顺利取得结业证书,现在已经在国中当教务主任。     之后不久,某次禅修,她又来参加。当我讲到“放不下就直下承担”时,以她的故事当例子,她才了悟地说:“当

6、初师父要我回去参加考试,以便拿到结业证书,好当主任。我还以为师父势利眼,还看重世俗。我好不容易经过内心的挣扎,决定不参加考试,不拿结业证书,为的就是要放下。放下世俗,好专心修行,可是师父不但不让我放下,反而叫我继续在世俗法中追逐,当时心中觉得很纳闷,可是一时也不好言说。现在听了师父的开示,才明白原来师父的意思是‘该承担的时候还是要承担’。原来师父早就穿透到我内心潜意识的放不下,所以教我放不下时赶快担起来;然后在日常的实修中验证佛法,在工作中自自然然地将佛法及禅修的益处阐扬出来,度更多人前来修持善法,现在我终于明白“放不下,就直下承担”的禅意了。”     所以,放不下时怎么办?就承

7、担起来。承担以后,你才能真正地放下。倘若你尚未承担,即无重担,既无重担,何来放下呢?佛陀当时教育弟子如何放下,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眼(根、尘、识)的放下     佛陀教弟子放下,还有很多方法。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代替佛陀去一个偏僻的地方布法;临别时,弟子请教佛陀:“我出外传播佛法时,信徒中有许多女众,眼见了,怕起心动念,犯戒律,要如何是好呢?”佛陀说:“不要看就好!”真的那么简单吗?这不要看,不单是肉眼不要看,还包括心眼不要看。弟子又问:“不要看就好,很难!若碰到女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