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

ID:15272101

大小:33.8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2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_第1页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_第2页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_第3页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_第4页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内容简介:高校承担着产业技术的基础研究任务,对于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转移包括直接技术转移和间接技术转移,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资源优势,选择适宜的国际技术转移路径,在建设创新型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高校承担着产业技术的基础研究任务,对于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转移包括直接技术转移和间接技术转移,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资源优势,选择适宜的国际技术转移路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国际技术转移直接技术转移间接

2、技术转移在技术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着产业技术的基础研究任务,对于完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资源优势,努力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运行机制。在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跨院系的机构,职能定位于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开展国际间人才交流与培训,向国内企业介绍国外优秀技术成果,并为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各类服务,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国际与国内先进科技成果的双向流动。

3、例如,201X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四达铸造有限公司和日本岩手大学三方签署技术保密、技术合作与指导协议,旨在对日本岩手大学的“有关灰铸铁高强度化技术”的转让进行支持与指导。二、国际技术转移的方式间接技术转移。高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因此间接技术转移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技术转移领域的主要方式@。具体形式包括以下三种:组建联合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国高校提供场地和人才等资源,而国外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两者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例如,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1999年1月在我国设立了亚太地区总部,并与国内多家大学

4、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吸收中国科研人员600余人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合作与联合人才培养。我国高校通过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考察访问、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培训等形式的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培养人才,促进技术的国际性转移。例如,201X年4月,大连交通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共建“大连交通大学中俄科教中心”,这并不转移技术本身,而是转移技术所具有的信息。参加展会。参加国际技术展会,能够为国内外技术持有者提供一个彼此交流与了解的机会,为技术转移业务的拓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201X年8月,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将在

5、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我国高校尤其是轨道交通高等院校将参加展会,了解国内外轨道交通技术动态,并向国外客户推介我们自己的研发成果,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内容简介:在高校,社会工作越来越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重要途径。随着社工地位的日益提高,很多同学开始质疑社工本身的价值或意义。研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状况,有助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在高校,“社会工作”越来越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重要途径。随着社工地位的日益提高,很多同学开始质疑社工本身的价值或意义。研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对其心

6、理情绪的影响状况,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社会工作中的不良心理影响,增强大学生社会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学生社会工作心理情绪一、引言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参与社会工作锻炼。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能力是否提升,取决于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和积极程度,取决于他们对社会活动的理解、支持和实践。因为“社会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交往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工作锻炼的方式”也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工地位的日益凸现,很多陷入社工怪圈的同

7、学开始质疑社工本身的价值或者做社会工作的意义,抱怨声此起彼伏。就此,针对TH大学本科四个年级、文理工所有院系的学生展开抽样调查,试图总结归纳出该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并以TH大学为鉴,为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工作与调整心理情绪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参考,并在客观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二、文献综述1.关于学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用实践活动,在已有的学术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种较为宽泛的概念认为,社会工作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社会志愿者等工作”。换言之,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

8、学的知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