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

ID:15281333

大小:6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2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_第1页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_第2页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_第3页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_第4页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实习报告—080801110067令狐荣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生产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令狐荣礼实习成绩:学院:矿业学院专业年级:采矿工程2008级实习单位: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导师:张忠永、李程武、田贵权、季良新等学院导师:潘棋、易汉华、汪永印、曹云钦2011年7月29日一、单位情况介绍(一)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松河煤矿是由贵州省煤炭设计院设计,矿井为斜井开拓方式,采二区为平硐——暗斜井开拓,设计能力为240万t/a,服务年限为36年,于2006年开始筹建,2010年开始“出煤”,预计在2014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240万t/a。(二)开发条

2、件:1.交通位置松河矿井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北部的土城向斜北翼中段,分属松河乡、淤泥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5′38″~104°45′5″,北纬26°2′30″~25°57′45″。水柏铁路由北向南从井田西部穿过,并在矿井工业场地附近设有松河站,经盘西支线、威红支线连接贵阳、昆明、南宁、广州、防城等地,运输便捷。G320国道及两(河)水(城)公路(S217)分别从井田东部和西部通过。从矿井工业场地西经洒基镇铁厂丫口接两(河)水(城)公路(S217)至水城146.0km,至贵阳402.0km;经两(河

3、)水(城)公路接G320国道至贵阳405.0km,至昆明384.0km,至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关78.0km。拟建的英(武)柏(果)二级公路由东向西从井田北部穿过,并从矿井工业场地穿过,矿井工业场地经英柏公路、英武、G320国道至贵阳376km,经柏果、两河、G320国道到昆明381km,该二级公路计划2007年开通。2.井田范围井田走向长4.5千米,宽2.2千米,埋深0.5千米,倾角为30°,煤田面积32平方公里。(三)矿井地质:1.井田地层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

4、龙潭煤组(P2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第四系(Q)。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平均厚700.8m,分为三段:第一段(P2β1):厚约630m,以墨绿色玄武岩为主,顶部及中部夹有紫红色凝灰质泥岩;第二段(P2β2):厚4.50~39.0m,平均16.6m,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含植物化石;第三段(P2β3):厚12.0~59.0m,平均35.4m,由凝灰质粉砂岩层、玄武岩层、凝灰岩层组成。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组(P2l):厚322~384m,平均34

5、1m,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P2l1):以24号煤层顶界为其上界,厚67.0~109.0m,平均83.0m,含煤9~22层,平均15层,271、272、291、292、293号等可采煤层分布于中、下部,本段岩性以深灰至黑灰色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中段(P2l2):由12号煤层顶至24号煤层顶板,厚135.0~182.0m,平均143.0m,含煤12~30层,平均含煤20层,其中12、15、16、17、18等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煤层;上段(P2l3):

6、由1(1+3)号煤层顶板至12号煤层顶板,厚94.0~132.0m,平均115.0m。本段岩性在全井田比较稳定,以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本段含煤9~18层,平均13层,1+3、4、51、62、9、10、11等可采煤层均匀分布在本段。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平均厚476.0m,与其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按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Tp)俗称绿色层,上段(T1f)俗称紫色层;下段(Tp):厚100.0~180.0m,平均145.0m,岩性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上段(T1f)

7、:厚248.0~711.0m,平均476.0m,岩性由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平均厚248.0m,本井田只出露永宁镇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T1yn1):厚137m,由深灰色、灰色的薄~中厚层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第二段(T1yn2):厚111m,由土黄色、深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第四系(Q):本井田第四系不发育,虽覆盖较广,但厚度不大,以残积、坡积和冲积、亚砂土为主,多未胶结,厚度一般在6.0m以内。2.煤层储存情况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组

8、和峨嵋山玄武岩组第二段。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组:厚322~384m,平均341m,含煤47~66层,一般50层;含煤总厚37~47m,一般41m,含煤系数12%,含可采煤层18层,可采总厚23.51m,可采含煤系数7.1%,煤层倾角20~35°。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段和中段。煤组上段可采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厚度、间距多数比较稳定;中段可采煤层多数为中厚煤层,结构为较简单至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