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ID:15282462

大小:1.53 MB

页数:160页

时间:2018-08-02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青路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主通道净宽6.0m,长度53.3m;梯道分6个出入口,江兴路侧梯道、坡道净宽4.0m,长度79.6m;长港路侧梯道、坡道净宽4.0m长度118.95m,常青五路莱特项目侧梯道净宽2.5m,长度15.58m;常青五路省电信集团侧梯道净宽2.5m,长度10.1m,通道建筑面积1554.36m2主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不影响地面交通,不拆迁常青路地下管线。梯道设置于规划红线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梯道采用垂直明挖法施工。1.2设计简介1.2.1平纵

2、断面设计常青路长港路口地下人行主通道底板下规划DN800排水管,管顶标高13.38米,DN1200给水管道,管顶标高19.41米,DN800给水管道,管顶标高19.82米,这3条管线埋设较深,是通道埋深的控制点。横穿常青路长港路口主通道长53.3米,设计净宽6.0米,横穿常青路主通道纵向坡度为12.5%、1.0%、5.18%和1.83%。通道共设置6个出入口,江兴路侧2个出入口,梯道、坡道长79.6米,设计净宽4.0米,梯道坡度为1:2,坡道坡度为1:8;长港路侧2个出入口,梯道、坡道长118.95米,设计净宽

3、4.0米,梯道坡度为1:2,坡道坡度为1.0%、1:8;常青五路莱特项目侧1个出入口,梯道长15.58米,设计净宽2.5米,梯道坡度为1:2,常青五路省电信集团侧1个出入口,梯道长10.1米,设计净宽2.5米,梯道坡度为1:2。1.2.2结构设计本地下人行通道设计时考虑非机动车过街及无障碍通行,主通道净宽6.0m,施工方法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主通道结构断面为上下弧形,初喷混凝土厚0.3m,中间5cm刚性防水层与一层柔性防水卷材,再施作0.3m二衬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厚0.65m;底部C20混凝土回填至设计地面标高

4、。底部回填混凝土时铺设Ф12@200钢筋网。梯道、坡道施工方法采用垂直明挖法施工,结构断面为矩形,初喷砼厚0.21m,中间5cm刚性防水层与一层柔性复合式防水板,再施工做0.4m二衬钢筋混凝土。1.2.3防排水设计1、通道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2、通道防排水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3、防水措施:所有二衬混凝土均为C30S8防水抗裂混凝土,内掺6%—8%HEA-D型多功能抗裂防水剂,提高结构自防水性能。防水层采用刚柔结合。5cm刚性防水层,在喷锚支护内侧施工3cm的找平层,最后施工2c

5、m的刚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采用3cm厚复合双面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4、排水措施:为了有效地引排通道内开口段雨雪天水源、通道内冲洗地面用水,集水井布置了两台潜水泵(一用一备),全自动控制,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水泵自动开启,将渗水以及清洗通道底板时污水排至常青路大街现状排水管内。1.2.4抗震设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鄂建[2001]357号文及武建[2002]311号文有关规定,武汉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通道按6度构造措施设防。1.3工程水文地质1.3.1水文

6、情况1、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不考虑地表水影响。2、在勘探孔揭穿的深度范围内拟建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人工填土中,受大气降水、生活用水及周围水管渗水入渗补给,受季节及为类活动影响明显,一般水量不限,对工程影响不大,施工时可及时抽排疏干。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一般地下下0.5-1.9米,相当于于黄海高程19.55-20.84米。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下部(3)层中,略具承压性,根据武汉市地区经验,承压水位标高年变化幅度为16.0-20.0米,勘察期间测得承压水位标高为18.

7、93米。由于(3)层中夹薄层粉土、粉砂,在承压水外泄过程中极易产生流土、流砂现象,导致基坑坑壁失稳。3、勘察期间采取地下水试样2组,根据室内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场地沿线环境地质条件(无污染源),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规定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及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1.3.2地质情况在勘探孔所揭露的深度范围内,场地

8、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全新统新近沉积的冲湖积淤泥质土及粘性土和冲洪积相粘性土构成。根据野外钻探情况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可将拟建工程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划分为三大层十个亚层,各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等:1素填土(Q4ml),层顶标高16.85-22.03米,表层分布,杂色,松散-中密,稍湿,主要由可塑状粘性土构成,道路中间为路基压实填土,表层为沥青砼。堆积时间大部分大于10年。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