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

ID:15282567

大小:77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2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1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2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3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4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5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6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7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8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9页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南沙区鸡抱沙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目录中文摘要-2-Abstract-3-1前言-4-2综述-5-2.1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5-2.2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征-5-2.3实验样本采集地介绍-6-2.3.1鸡抱沙滩涂水产混合养殖大塘介绍-7-2.3.2虾苗场介绍-8-3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9-3.1pH-9-3.2盐度-11-3.3氨氮-11-3.4溶解性磷-13-3.5主要离子-14-3.5.1钠离子与钾离子-14-3.5.2钙离子-15-4结语-16-参考文献-17--18-广州市南沙区鸡抱沙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中文摘要对广州市南沙区鸡抱沙滩涂一至六涌大塘和两个虾苗

2、场斑节对虾养殖用水分析,分析其氨氮含量、水溶性磷含量、pH值、盐度和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主要离子,结果表明:10个大塘和两个虾苗场得养殖用水氨氮含量为1.639—1.735mg/L;水溶性磷含量为0.025—0.149mg/L;pH值为8.03—8.63;盐度为4.451‰—9.382‰;水溶性钠含量为1634.185—3243.873mg/L;水溶性钾含量为54.3—127.8mg/L;水溶性钙的含量为141.973—255.47mg/L。这些指标都符合斑节对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关键词:斑节对虾;pH;盐度;氨氮;水溶性磷;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18-广州市南沙区鸡

3、抱沙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2AbstractNanshaDistrict,GuangzhouCity,holdthechickencoatedwithonetosixChungTaiTongbeach,andtwogianttigerprawnbreedingfarmwateranalysis,analysisoftheammonianitrogencontent,water-solublephosphoruscontent,pH,salinityandsodium,potassium,calciumionsandothermajorions,theresultsshowe

4、dthat:10TaiTongandtwowatershrimpaquaculturefarmnitrogencontentwas1.639-1.735mg/L;solublephosphoruscontentof0.025-0.149mg/L;pHvalueof8.03-8.63;salinityof4.451‰-9.382‰;water-solublesodiumcontentof1634.185-3243.873mg/L;water-solublepotassiumcontentof54.3-127.8mg/L;water-solublecalciumcontent

5、of141.973-255.47mg/L.TheseindicatorsareinlinewiththewaterqualityrequirementsofPenaeusmonodonculture.Keywords:Penaeusmonodon;pH;Salinity;Ammonia;Water-solublephosphorus;Na+;K+;Ca+-18-广州市南沙区鸡抱沙斑节对虾养殖水质分析1前言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不断积累,进一步促进了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广州市南沙区滩涂水产养殖已

6、有一定年头,而且南沙大塘水产养殖大多数是采用混养模式。混养是指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它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其原理是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生物品种及数量比例,利用虾、蟹、鱼、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目的是解决水环境和池塘本身的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提高池塘综合生产力,继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斑节对虾混合养殖池塘的水质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实验与论文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

7、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2综述2.1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对虾养殖业,即全人工培育苗种,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养殖,是从上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日本学者藤永元作在3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的繁殖和养殖,培育出了日本囊对虾的仔虾并在实验室条件虾养殖到商品规格。我国科技工作者早在50年代对中国对虾的繁殖和发育进行研究,并开展大规模育苗和池塘养殖的研究工作,1965年首次系统描述了中国对虾幼体的发生,为幼体培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1978年中国对虾在北方地区池塘养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