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

ID:1528673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_第1页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_第2页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_第3页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判断题 带答 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判断题:(未画的为对题)1、测量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是为了检查避雷器的保护性能2、管型避雷器的外间隙,必须安装牢固,应垂直安装3、一般情况下,有保安负荷的用户应用双路电源供电×4、10(6)高压配电线路双回线杆顶排列方式有三角、水平加水平、垂直三种5、车间目标管理可以分解为班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6、交、直流耐压试验结束或变更接线时,应先放电,后停电×7、利用电缆保护管做接地线时,应先敷设电缆再焊接地线8、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试验设备及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9、直流耐压试验完毕,切断高压电源后,应将试品直接对地放电10、直流耐压试验变压器输出的电压,经高压整流器整流后

2、变成直流电压加在被试品上11、为了保证和加强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运行,必须对负荷进行控制和调整12、接地的作用就是为了安全,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13、保护接地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运行方式14、采用接零保护后,发生了金属性单相短路,将造成很大的短路电流15、测量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是为了检查避雷器的保护性能16、阀型避雷器火花间隙正常时起隔离作用,过电压出现并消失后起辅助灭弧作用×17、电器设备在运行中,不必考虑热效应对它的影响18、阀型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的电源波型要求为高次谐波×419、电力电缆进行泄漏电流试验时,应在加压0.25、0.5、0.75和1.0倍的试验电压时,每点

3、停留半分钟读取泄漏电流20、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在额定频率下正常运行,需要采取必要的调荷措施×21、测量阀型避雷器的电导电流,不受周围环境温度及天气状况的影响×22、母线发热可用普通温度计测试23、变配电系统目前常用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安装电容补偿装置24、为使阀型避雷器不受冲击,一般只做一次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即可确定其工频放电电压值25、对于没有分路电阻的FS型避雷器测量其绝缘电阻主要是检查是否由于密封不严而引起内部受潮,导致绝缘电阻降低×26、土壤的电阻率是决定接地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27、阀式避雷器应立放垂直保管28、FZ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测量结果与同一型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测量值相比,不应

4、有明显变化29、给母线涂以变色漆是判断发热的一种方法×30、可以利用分合10KV跌落式熔断器熔断管的方法来分合空载线路或空载变压器×31、10(6)KV高压配电线路双回线杆顶排列方式有三角垂直二种32、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线路杆塔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测量仪电压极与电流极的布置宜取与线路相垂直的方向×33、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不必考虑热效应对它的影响。×34、一般当电力系统需要的有功功率超过供电的有功功率时,会造成频率的下降。35、为了保证加强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运行,必须对负荷进行控制和调整。4×36、交、直流耐压试验结束后或变更接线时,应先放电,后停电。37、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开始前,工作负责人

5、应检查试验设备及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38、车间目标管理可分解为班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39、对于一级负荷的用电设备,应由两个及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40、使用交直流耐压设备前,应熟悉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41、大地就是电气上所说的“地”。42、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43、6K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户内终端头安装时,应距剖塑口30mm处锯钢甲。44、转角杆的拉线位于转角二等分线的垂直线上。45、变配电系统目前常用的提高功率因数方法是安装电容补偿装置。×46、用电设备的效率可以大于1。47、过流保护可以反映架空线路的两相接地短路故障。×48、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与

6、冲击接地电阻实际上都是指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故三者在数值上相同。49、交流耐压试验能有效地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较危险的集中性缺陷。5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鉴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查周期以及经鉴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51、交流耐压试验调压设备的容量应等于或稍大于试验变压器的容量。52、接地的作用就是为了安全,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53、交流耐压试验的关键设备有试验变压器和调压设备。×54、户外户内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工基本相同,所以可以互换作用。455、低压配电线路经常用的低压四线铁横担的长度一般为1500mm()×56、电力电缆泄露电流的试验可与直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

7、57、低压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对地距离不小于2m()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