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

ID:15288005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1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2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3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4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5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6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7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8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9页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摘要】综合古代文献,认为小儿癫痫与孕妇胎养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饮食不当、七情损伤、外感六淫之邪、跌仆损伤以及惊风等有关,其中痰与痫证的关系最为密切。【关键词】小儿癫痫;病因病机;古代文献关于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古代文献多有论述。其病因多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分类,现总结如下。1病因1.1先天因素古代医家认为,先天因素是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以儿童患者为多见。其中尤与胎养失调和先天不足有关。1.1.1胎中受惊即在胎产之前,母受惊恐,导致气机逆上,精气下虚,胎儿失养而发病。如《素

2、问·奇病论》云:“10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何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此说广泛影响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而成为共识。1.1.2胎养失宜《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曰:“小儿所以少病痫者,其母怀娠时,时劳役,运动骨血则气强,胎养盛故也;若侍御多,气血微,胎养弱,则儿软脆易伤,故多病痫也。”明确指出胎养失宜是造成小儿易发癫痫的原因之一。1.1.3先天不足元·曾世荣《活幼心书·痫证》中指出:“母伤胎气,儿气不聚,脏腑不充,而发痫证。”明代

3、周之干《慎斋遗书·羊癫风》也云:“羊癫风,系先天之元阴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清·陈复正在《幼幼集成·痫证》亦说:“夫病至于痫,非禀于先天不足,即由于攻伐过伤。”1.2后天因素10隋唐以后,对癫痫的认识逐渐深入,除胎禀外,还认为其发病与七情失调、六淫邪气、饮食劳倦及外伤跌仆等密切相关。1.2.1外感六淫古代医家认识到外感六淫,特别是风邪内扰是癫痫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痫候》云:“风痫者,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或衣厚汗出,腠理开,风因而入。”《备急千金要方》亦云:“凡小儿

4、所以得风痫者,缘衣暖汗出,风因入也。”《圣济总录·小儿诸痫》明确指出:“痫为邪气乘间而作也。”明代《普济方·婴孩一切痫门·风痫》中进一步解释说:“风之为病……皆由腠理疏弱,营卫虚怯,经络不顺,关窍闭塞……一身不我有,是谓风痫之至也。”清·陈士铎《石室秘录·卷一》则说:“更有羊癫之证……口中吐痰如涌者,痰迷心窍,因寒而成,感寒则发也。”提出了寒邪也可致癫痫病发生。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风痫门·痫病所因》中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感风寒暑湿”之邪皆能导致癫痫病。1.2.2七情失调自《素问·奇病论》“其母有所大惊,

5、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10之后,古代医家认为精神情志亦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因素。各种精神情志刺激常常造成气机逆乱,进而伤及脏腑而发痫证。其中尤以惊恐所伤更易诱发。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云:“惊痫,猛闻大声,或扑仆惊怖而作。”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幼科·痫》中曰:“惊痫,因血气盛实,脏腑生热,或惊怖大啼,精神伤动,外邪所入为之。”指出惊痫的成因是综合性的。1.2.3饮食调养失宜《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云:“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惊痫论》则发挥:“食痫,因乳哺失节,或有积而作

6、癖,其证先不乳而吐,先寒后热乃发。其证身体或温或热,多睡喜唾,吐逆腹胀。故小儿有癖积,脉大者,必发痫。”《婴童百问》中亦云:“食痫者,食时得惊,停宿结滞。”这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食中受惊,食积不运,或脾胃积热,壅塞中焦,均可致食宿为痰,积痰内伏,生热动风而生痫证。《圣济总录·小儿食痫》将其归纳为:“此由脏腑壅滞,内有积热,或乳母饮啖五辛毒物,恚怒无节,致烦毒之气,入于乳中,因即乳儿,令气血不调,胃肠痞塞,故壮热多惊,四肢抽掣,是为食痫之病。”《普济方·婴孩一切痫门》在描述“热痫”时

7、进一步指出:“凡小儿骨体轻软,肠胃细微,易为伤动,若乳食不常,脏腑壅滞,温搐生热,不得宣通,热极甚者则发痫也。又心神多不宁,将养过温,内生邪热多,所以惊甚者,变成诸痫。”不仅强调了饮食失宜可以成痫,而且强调了养护失宜亦可致痫。101.2.4跌仆损伤随着人们对癫痫认识的深入,古代医家注意到因跌仆损伤,导致瘀血阻滞“心窍”也是引发小儿痫证的因素之一。宋·杨仁斋在《仁斋直指小儿方·发痫方论》指出,心窍瘀血可导致痫证:“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治疗宜“通行心经,调平心血,顺气豁痰。”其后,《医方类聚》、《婴童百

8、问》、《医宗金鉴》、《幼科释迷》等著作均对其作了转述,说明后世医家对此说的认可,并为后世提出瘀血成痫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小儿心窍瘀血的常见原因大致有难产、跌仆而使血络受损,血气外溢,流滞脉外,阻塞心窍,致心神失养,清窍空虚而发痫。1.2.5由惊转痫自《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提出惊风不止“甚者掣缩变成痫”之后,后世医家多从此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已发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