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ID:1528841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_第1页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_第2页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_第3页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我科自2009~2010年应用日本富士能生产的EC-450WI型电子肠镜检查结肠疾病患者1369例,共检查出大肠息肉159例,并在结肠镜下电凝电切肠息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9例患者接受肠道息肉切除术,男102例,女57例,年龄28~82岁,平均4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排便不规则者118例,腹泻伴不同程度的便血者41例。多发性息肉53例,单发性息肉106例。息肉发生部位:直肠55例,乙状结肠65例,降结肠16例,横结肠11例,升结肠5例,回盲部7例。病理结果:腺瘤样息肉209枚,炎性

2、息肉47枚,腺瘤占息肉总数的82%,以绒毛状腺瘤为主(50%),管状腺瘤占27%,混合性腺瘤为22%。1.2病例选择标准肠镜检查息肉直径为0.5~4.0cm之间,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测定均正常者。1.3器械准备①EC-450WI型日本富士能电子肠镜;②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SD-5U/13U-1型圈套器;③德国艾博公司生产的ERBEICC800型高频电凝电切发生器。2操作方法4循腔进镜至息肉处,清除局部肠腔内粪便,液体及可燃气体,依据息肉的形态、大小选择使用何种波形、电流强度及切除息肉的方法。较小不易圈套的息肉采用电凝灼除;带蒂、亚蒂或大息肉

3、采用混合电流,边凝边切,逐渐收圈套器至息肉脱落。3结果159例肠息肉患者经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除后,给予补液抗炎治疗,所有病例无一例出现穿孔、出血,治愈率达100%。4护理措施4.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息肉切除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介绍治疗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恐惧程度,从而积极配合检查,并给予背景音乐,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消除因紧张恐惧导致的不良反应。②患者准备:术前了解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常规等。心电监护动态观察生命体征。③签署手术同意书,告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免发生医疗纠纷。④肠道准备:检查前空腹6~8h,口服硫酸

4、镁(忌用甘露醇)或用清水(忌用肥皂水)灌肠后,最后一次排出清水样便。4.2术中配合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老年人、心肾功能不全者。②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反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根据息肉蒂的粗细或广基息肉基底部直4径设定电切电凝指数,以及是否设定了混合电流,在医生指示下伸出并张开及收扰圈套器,并随时根据术者的意图伸出、回缩、张开、收紧圈套器协助完成电切。<0.5cm无蒂息肉可用热活检钳灼除;>4.0cm的息肉,圈套住息肉后应注意将息肉提起悬空于肠腔内再通电,以免损伤正常黏膜,如蒂较细息肉不能收缩过紧过猛,以防未通电即形成机械性切割而致出血,

5、若圈套过松不能通电,在缓慢收紧息肉过程中息肉渐渐变为紫色,手中感觉到了东西,说明松紧适度,可以通电切割。4.3术后护理①息肉为0.5~1.0cm患者,术后卧床休息5h,1周内避免过劳、紧张及情绪激动,避免从事有可能使腹压增加的活动。息肉>1.0cm及凝固范围较大或有其他原因(如出血,穿孔危险较大)患者需卧床休息3~4d,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②术后禁食6h,如无异常术后2d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忌吃粗纤维及肉类,1周内禁饮酒及其他有刺激的食物及饮料。如有出血、穿孔危险的患者按医嘱禁食。③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如有局限性腹痛或轻度反跳痛时,可能伤及浆膜

6、致局限性腹膜炎,应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④对于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者应给予降压药,以防术后出血。⑤如有腹痛、呕血、血便等异常,应立即告诉医生。4.4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来院复查肠镜,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其切除后再发的概率较高。4.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不适应细致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可减轻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4[1]尹梦欣.胃肠息肉套扎术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35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