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ID:15289504

大小:2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三年的门诊萎缩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自拟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100例,显效46例,有效4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病理疗效比较,两组对腺体萎缩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关资料略。综合疗效判定:治

2、疗组病理疗效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6%。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和禁忌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太子复胃补脾汤  萎缩性胃炎其发病机制多由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及老年体衰饮食因素所致胃粘膜炎症,继之腺体破坏萎缩之过程。而中医认为是寒热之外邪、饮食不节不洁、肝郁等所致脾胃阴阳俱虚,气弱律亏,日积月累所形成。临床属疑难之症,近年来本院多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6 

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近三年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42~71岁,平均51岁;病程1~23年,平均8年;症状积分(8.66±2.41);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5例,中度59例,重度16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腺上皮化生程度:无化生21例,轻度33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9~68岁,平均49岁;病程1~25年,平均8年;症状积分(8.51±2.39);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14例,中度31例,重度5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肠腺上皮化生程度:无化生1

4、0例,轻度18例,中度12例,重度1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5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意见标准,经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确诊。  1.3辨证分型标准①饮食停滞型:胃痛或微痛,但不适较重,脘腹胀满或吐或矢气后痛、胀、不适减轻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②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舌苔薄白,脉沉弦。③胃阴亏虚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④6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

5、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至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迟。⑤阴阳二虚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舌红少津,但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舌红苔薄,脉细数或虚弱。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自拟太子复胃补脾汤为基本方,组成:太子参35g、白术15g、茯苓15g、石榴皮15g、石斛15g、白蔻10g、鸡内金15g、山药15g、沉香10g、党参15g。上方按症型相应加减变化:饮食停滞型减沉香、党参加枳实15g、山楂15g、六曲15g;肝气犯胃型减白蔻、山药加柴胡15g、厚朴15g、香附15g;胃阴亏虚型减石榴皮加沙参15g、麦冬15g、白

6、芍15g;脾胃虚寒型加肉桂10g、良姜5g、黄芪15g;阴阳两虚型加吴茱萸14g、丁香5g、山奈10g、沙参15g、玉竹15,对照组各型均不合用太子复胃补脾汤。  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分上、下午各口服1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用西医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2.2观察方法6对照组100例根据症型分别用太子复胃补脾汤加减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症状积分及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判断疗效标准,疗效标准见本章结果部分。  表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病理改变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前,P>0.

7、05;治疗后,P<0.05。  2.3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2年4个月。其中治疗组68例随访2~2年4个月,20例随访1年~2年,12例随访8个月;对照组35例,随访2年~2年4个月,8例随访1年~2年,7例随访8个月。  2.4观察无不良反应。  2.5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①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分值≥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症状分值≥20%而<8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分值<20%。②病理疗效标准:显效:粘膜萎缩

8、改善2个级差以上或改善2个级差同时改善肠化生1个级差或粘膜萎缩改善1个级差同时改善肠化生2个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