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

ID:15314649

大小:11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_第1页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_第2页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_第3页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_第4页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香精包子培训学校调查:交2000元可速成(图)2011年09月15日07:12:35 来源:新京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男子在收钱。学习做假“蒸功夫包子”的培训费是2000元。“老师”正在往肉馅里放“高浓肉味精粉”。  北京多家冒牌的“蒸功夫包子店”,香气扑鼻背后,是涉嫌滥用“香精”的结果。记者调查发现,滥用香精等添加剂的食品业,“香精包子”,仅仅是冰山一角。  记者调查发现,有所谓的“培训学校”,对外公开销售小食品“秘方”,包括“周黑鸭”、“久久鸭”、“麻辣烫”等,而这些秘方均包括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部分已被明令禁止使用,另一些则超出规定的添加标准。相关涉及品牌均否认与此有

2、关。  目前,北京这样的培训班不止1个,他们通过网络招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来此“取经”,并回家开店。  “你想学什么?”郝先生异常热情:“现在学周黑鸭,免费送久久鸭技术”。  看记者对包子感兴趣,郝先生递过来一份简介:蒸功夫包子,“随到随学,1-2天,包教包会”。  丽泽桥东一座破旧的大楼里,便隐藏着这间名为“北京金辉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培训学校,郝先生是该公司的业务经理。办公室外,“周黑鸭”、“久久鸭”等品牌授予标志贴满墙壁。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里交钱学做“蒸功夫”、“周黑鸭”、“麻辣烫”等,培训老师均会给一张秘方,这些秘方背后实际上是教你如何使用添加剂。在这些添加剂中,有正规的

3、食品添加剂,也有从未见过的食品香料。  对此,蒸功夫、周黑鸭等公司均表示,他们与这家培训学校毫无关系。  学做包子2000元  在网上输入“蒸功夫”,很容易便能搜到这家培训公司。  不过,按照网上公布的地址,在电话接线员的指引下,记者颇费周折才找到这个偏僻的写字楼。  一位40岁的男子坐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抽烟。听说记者要学“蒸功夫”,他立即站了起来:“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呢?材料都没准备。”  该男子叫刘茂广,山东人,既是该公司的培训部经理,也是培训老师。  “要不等一个小时,我做给你尝尝。”刘茂广说。随后,他打电话忙着让人买菜,自己便进“厨房”开始和面。记者想跟着进入厨房,但遭到阻止,“过一个

4、小时再来。”  一小时后,刘茂广从热气腾腾的蒸锅里取出包子,让记者品尝。  “这个包子确实很香,味道也很鲜。”记者边吃边评价。  刘茂广介绍,学“蒸功夫包子”的“培训费”是2000元。记者交钱后,刘茂广转身到隔壁的电脑房,打印出几张纸。  纸上,是制作包子的“和面方法”和各种类型馅料的“调制秘方”。  其中,馅料的调制方法包括:猪肉大葱、鸡蛋香菇油菜、麻辣豆腐、肉沫雪里红、尖椒茄子、牛肉馅等六类。各类馅料的辅料表上,除肉、菜等主料和油、盐、酱、味精、胡椒粉、料酒等辅料外,还根据不同类别的馅料,分别加有不同的辅料,各种主料辅料都明确标注了重量和制作程序。  “30%是技术,70%是秘方,”刘茂广

5、说,并给记者演示包子制作过程:和面、调馅。  起初,调馅看起来和做普通包子无异:肉糜放入器皿中,依次加入水、料酒、蚝油、甜面酱、调料、香料、盐。但之后,刘茂广从柜子上拿出辅料,根据瓶子上的标识,它们分别是“鲜香味”、“味香素”、“包子调料”、“肉味精油”、“香料AAA”等。  神秘的“包子配料”  记者注意到,鲜香味的包装袋是一个浅黄色的塑料袋,上面写着“油脂粉末”,这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在其说明上,配料是“天然香辛料”、“鲜味素”等。  “味香素”的配料是食用盐,牛、鸡肉提取物,干贝素、白砂糖、法国香素等。  “香料AAA”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建议用量是原总重量的0.1%-1%,其主要成分是

6、肉类香味料、核苷酸、氨基酸等。  而最为神秘的,是“包子配料”,一个白色的桶里装着的灰色粉末,“这些都是自己配制的。”刘茂广拒绝透露其中的成分。  整个下午,刘示范做了4种馅料,每种馅料中,都会添加不同的辅料。在鸡蛋香菇油菜馅料中,使用了“强化鸡粉”、“味香王”等;在麻辣豆腐馅料中使用了“川香麻辣”以及其他香料;肉沫雪里红中也使用了“肉味精油”、“强化鸡粉”等;在牛肉馅中使用“牛肉香精”、“牛肉香膏”。  其中,无论哪种馅料,“包子馅料”、“香料AAA”、“鲜香味”、“味香素”等四类辅料均在其中。  对此,刘茂广毫不避讳地说,包子好不好吃,主要看馅料,而馅料使用辅料很重要,“比如香精的料一定要

7、控制好,太多味道就不好,(放)太少味道就不正。”  记者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刘在使用这些调味料或者食品添加剂时,并未进行严格称量,拿起袋子,就抖着往器皿里加香料,都是凭着感觉往里面加。  “用洗衣机甩干油菜”  在厨房教室里的柜子上还陈列着各种添加剂。  在“高浓肉味精粉”的灰色袋子上写着“食品添加剂”,但上面注明了使用量是0.1%-0.5%,且不可直接食用。  但记者发现,在刘提供的秘方上,并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