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ID:15323386

大小:1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_第1页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_第2页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摘要:本文借鉴社会保障测度模型,运用公积金保障深度指标,利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07年间公积金缴存水平和各地区人均GDP等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公积金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各地区住房公积金保障深度基本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划分相一致,公积金个人缴存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  关键词:公积金保障深度适应性论文//.100paper4>>    本文在我国各位学者研究社会保障尤其是住房保障的基础上,借鉴住

2、房保障测度模型,设计了公积金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的测算模型,并探讨公积金缴存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力图分析我国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水平和地区差异。本文运用统计软件Excel和Eviews5.0,采用公积金保障密度指标、公积金保障深度指标等对我国2003~2007年公积金与国民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保障密度是衡量居民住房保障从公积金制度中实际受益程度的指标,以公积金缴纳数额比总人口的结果来表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相对水平即保障的深度,以当年的公积金缴存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的密度和深度都与

3、人均GDP有关。由于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构造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密度或深度与人均GDP的函数,根据该国或地区的人均GDP来预测保障密度或深度。    一、实证分析    (一)各地区公积金人均缴存额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化值  首先,统计2003-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额。其次,计算公积金缴存率,即公积金缴存人数除以当地职工总人数。再次,以各地区的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额乘以公积金缴存率,除以全国平均值,可以得到2003-2007年各地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标准化值。  

4、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化值。首先,统计2003-2007年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其次,以各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全国平均值,可以得到2003-2007年各地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标准化值。    (二)不同地区公积金保障深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为考察不同地区公积金保障深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可以将各地人均公积金缴纳水平和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结合起来,考察各地区的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利用时间序列考察各地区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  首先,将2003年各地区的人均GDP进

5、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地区的人均GDP除以全国平均人均GDP,记为G(i),然后将各地区的G作为横轴,以同年的该地区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P(i)作为纵轴,绘在同一个散点图中。在散点图中。用一纵一横两条线把分布图分成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其中的横线为Gfil=1,为全国人均GDP水平线。在这条线之上,表明该地区人均GDP水平比全国人均GDP水平高:相反,在这条线之下,表明该地区人均GDP水平比全国人均GDP水平低。纵线也为1,即对2003年各省、市、自治区公积金缴存水平做标准化处理,其平均值为1。右边表示各地区公积金缴存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左边表示各地

6、区公积金缴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这两条线的含义。所分成的4个区域的经济含义分别为:区域①属于“经济实力差,高保障型”,表示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②属于“经济实力较好,高保障型”,表示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③属于“经济实力差,低保障型”。表示该地区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④属于“经济实力好,低保障型”,表示该地区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却低于全国

7、平均水平。对2003年31个地区进行区域判定,并以同样方法对2004-2007年各地区进行区域判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