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

ID:15323454

大小: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集及答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证了“钟慢尺缩”效应,这表明时间和空间具有:A.绝对性B.相对性C.无限性D.有限性()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表达了动与静的关系:A.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静不是动,动不是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

2、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B.唯心主义的认识观点C.唯心辩证法的变化观点D.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6.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3、.形而上学的思想C.诡辩论的思想D.相对主义的思想()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1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11.最初

4、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1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3.木材、煤炭、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等能源形态,对于人类的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时刻变化着,这表明了价值的:A.价值具有客观性B.价

5、值具有主体性C.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D.价值具有多维性()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5.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1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

6、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17.从特定的社会环境来说,先进生产力有其特定的表现形态。比如火的发现与应用,骨制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蒸汽机、电气、原子能、计算机,等等,都曾经是先进的生产力。今天的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生产力,是高科技、高集成且具有全球时空一体化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也即当代的先进生产力。这一切说明,生产力具有:A.客观性B.辩证性C.历史性D.社会性()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C.科学和技术都

7、是直接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纳入生产过程()19.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2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A、生产的产品B、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