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ID:15324181

大小:5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2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第1页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第2页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第3页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第4页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而,ér(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2、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

3、掩口胡卢而笑。(《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4、《柳敬亭传》)——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2.乎,hū(1)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5、、“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2)介词。相当于“于”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

6、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④表示比较,比,跟……相比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3.其,qí(1)代词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师说》)——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们)”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破宝玉,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撞璧)。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问

8、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