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ID:15324237

大小:95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_第1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_第2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_第3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_第4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综合训练(实习形式用)课题名称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10建技4班姓名柏成兵学号110106010331指导老师李和志江西科技学院一、引言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配合比是以实验配合比为基础而确定的,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是确定了相应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后,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混凝土配合设计要满足强度结构设计的等级要求,施工的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

2、到了跨行业、跨学科、互相渗透的非常广泛的领域。混凝土只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等许多独特的技术性能。1混凝土配合比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及水等构成,混凝土中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需要具体的设计试配等工作才能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用到工程当中去。(一)混凝土配合比简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

3、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通过试配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 的波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亦可参照上述规程经过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

4、度,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表1.1.1选用。表1.1.1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结构类别坍落度(一)(振动器振动)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浇筑振动的结构0~20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或少筋的结构10~30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30~50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50~70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70~90注:①水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另见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②用人工捣实时,坍落度宜增加20~30m。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掺加外加剂。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

5、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1.1.2的规定。表1.1.2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³)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³)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与土直接接触0.602500.55275严寒地区或使用除冰盐的桥涵0552750.50300受侵蚀性物质影响0.453000.40325注:①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②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当掺用外加

6、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③严寒地区系指冷月份平均气温≤-10℃且日平均温度在≤5℃的天数≥145d的地区。④混凝土的大水泥用量(包括代替部分水泥的混合材料)不宜超过500kg/m3,大体积混凝土不宜超过350kg/m3。⑤在混凝土中掺人外加剂时,除应符合1.2.5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位于温暖或严寒地区、无侵蚀性物质影响及与土直接接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30%;位于严寒和海水区域、受侵蚀环境和使用除冰盐的

7、桥涵,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5%。从各种组成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折合氯盐含量)如大于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如掺入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等)。当采用洁净水和无氯骨料时,氯离子含量可主要以外加剂或混合材料的氯离子含量控制。无筋混凝土的氯化钙或氯化钠掺量,以干质量计,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3%。掺人加气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宜为3.5%~5.5%。对由外加剂带人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含碱量,对—般桥涵不宜大于3.0kg/m3,对特殊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kg/m3;当处于受

8、严重侵蚀的环境,不得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粉煤灰、火山灰及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材料作为水泥代替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掺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用于代替部分水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