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

ID:15327908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_第1页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_第2页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_第3页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_第4页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凸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凸显低碳经济深化世博主题凸显低碳经济深化世博主题  人类正处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正值人类社会处于两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其一,是全球城市化的疾速发展;其二,则是人类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就城市化的疾速发展而言,在过去的200年里,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50年里,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目前,全球城市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不到1%,但全球城市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地球总人口数量的50%。全球城市人口的比重在1800年时为2%,在1900年为13%,到了1950年则达到29%。2007年5月23日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具有标

2、志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统计出地球上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当天全球城市人口的总数达到了3,303,392,253人,共比农村人口总数多出了125,869人。据估计,人类城市化的进程在未来的数十年里还将持续发展:预计到2010年,地球上城市人口将占据总人口的51.3%,到2030年,世界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而就科学技术革命而言,过去4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16—17世纪,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人物,人类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爆发了第一次科学革命;而20世纪初,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物理学

3、革命,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DNA双螺旋、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等重大科学突破,第二次科学革命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在两次科学革命的带动下,人类在18世纪以来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30年代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从电气时代迈入了电子时代。  在人类疾速城市化的今天,更多人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

4、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了日益激烈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成为酝酿和推动人类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因素。据科学家预测,在经历60余年科学沉寂之后,人类目前正处在科学技术革命性变革的前夜,21世纪上半叶将有较大可能性出现新的科学革命。毫无疑问,适应人类城市化进程的绿色革命将成为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旋律,以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绿色战略、绿色纲领、绿色国策,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倡节能

5、环保,从而使绿色革命正在从理念不断付诸实践。这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低碳经济: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的新路径  正是人类加速城市化和新科学技术革命的酝酿与发展,使“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理念。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2007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这份科学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从1906年到2005年的百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50年北半

6、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的最高记录,而刚刚过去的10年则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温度的上升导致了北半球积雪面积明显减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与此同时,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据统计,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造成了极端气候事件的趋多趋强。  据专家预测,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将继续。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20世纪后20年大约将升高0.4℃,在21世纪的百年里,全球地表的平均气温则可能进一步升高1.1℃至6.4℃。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从未发生过的极端事件。  人们日益清

7、醒地认识到,由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而引发的危机正在侵蚀着城市的活力和城市生活的质量,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全人类共同携手,必须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对话,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因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提出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使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则在《公约》提出的目标下,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2008—2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