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

《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

ID:15332984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活动课设计科 目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两课时教材本教学设计基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这个设计的目标在于把民族的民间的乡土教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走进本地民俗风俗馆——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地的婚俗习惯。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生活在黔西南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可谓熟悉而又陌生。对于本地区的民族风俗有一定的了解与感受,但是要系统的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民风民俗知识,拥有一些归纳整合能力,且本班学生好动、思维活

2、跃,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在民俗风俗馆的参观、访问和整合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自己家乡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创建民族风俗馆的意义,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争做文明人。二、过程与方法1、带领学生走进民俗风俗馆。2、讨论、合作。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民俗风俗馆的构成、建筑特点、内部陈设等。 2、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有意识的整合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民俗风俗馆的构成、建筑特点、内部陈设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有意识归纳整合能力。3、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

3、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参观、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思路在学习过本单元的一些课文之后,想带着学生真正走进了解本地区的民俗,而“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集中了本地区的民俗特点,走进这里是最好的学习地。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组长。出发前把任务分配(第一组注意收集风俗馆的建造方面的历史;第二组关注内部陈设;第三组收集采访民俗的故事传说等;第四组负责开发设计宣传等)。第二课时是整合归纳与展示。教学资源 民族风俗馆(实物资料)《走进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并了解了一些民风民俗文化,想必大家还没有过足隐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

4、我们本地的民风民俗汇聚地——刘氏庄园民族风俗馆,去实地看看、听听、感受我们黔西南本地的民族风俗吧!3教学活动2 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到民俗风俗馆参观,收集图片资料,课后制成课件供第二课时上课用。教学活动3 (第二课时)1、课前欣赏布依族《八音座唱》2、民族简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众多的民族孩子。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孩子吗?你知道哪些民族呢?我们贵州黔西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着那些民族呢?自己属于什么民族呢?你了解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吗? 教学活动4民俗馆见闻1.在上节课里,我们一起走进了民俗风俗馆。那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参观访问的情景吧。2.观

5、看课件——到民俗风俗馆后的录像剪辑教学活动5畅谈所见所闻学生自由交流在民俗风俗馆的见闻(见闻、感触等都是要点,要适当的引导归纳)教学活动6整理整合交流内容补充部分:民族风俗馆的全称“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于1989年10月,设在刘氏庄园内(贵州军阀鼻祖、贵州省第一任省长刘显世家族之住所)。整个庄园占地36000平方米(我们学校占据一小部分),婚俗博物馆占了五分之一。现在是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该馆馆舍“刘氏庄园"”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到本世纪初便形成中西合壁、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体。

6、其主要建筑多为木结构,屋顶有悬山式、庑殿式、硬山式,屋架有穿斗、抬梁式,柱础均高0.7米以上。该馆的《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展览》,包括六个部分,展出有关文物381件,图片129幅,辅以婚装人物模特、情歌录音和婚礼录相。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观众反映良好。该馆现有传情媒介、恋爱信物、婚礼用品、新婚盛装、洞房设施、生育用具等方面的藏品681件。其中,清代布依族婚礼神龛、清代布依族定情银牌、清代苗族竹刻婚约、苗族射花背牌、苗族婚装鸡毛衣裙、苗族“提亲”蓑衣等最具特色。展厅内有两个玻璃箱,里面保存着两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少女蜡像。3民族婚俗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同一民族由于地区或支

7、系不同,示爱的方式也不同。诸如民族节日、赶转集和农闲时的游方等,都是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场所和良机。苗族芦笙节上的“讨花带”是我省东部苗族小伙子一种求偶的方式;黔南地区的苗族姑娘则会把自己腰带的一端套在自己中意的小伙子身上,这叫“牵羊”;而布依族的青年男女则主要“以歌代言、互诉衷情”,情歌内容极为丰富,有初始歌、四季歌、苦情歌等。教学活动7建民俗文化馆的意义1、为了保护民间的艺术形式,使之不至于失传;2、为了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民族文化的平台3、开发旅游。教学活动8活动延伸通过本次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