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ID:15338990

大小: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2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1页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2页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3页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4页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讲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第15讲 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5讲 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碳族元素1.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4,其中碳、硅、锗、锡的价化合物较稳定,而铅的价化合物稳定。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来研究碳族元素的物质,其性质规律如下:(1)碳族元素的单质以为主,如碳、硅都被氧气氧化。碳作还原剂,温度越高,还原性,高温时碳可还原氧化铜。锡、铅都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等。(2)价化合物有还原性。如co高温时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3)价化合物有氧化性。如co2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co,Pbo2在化学反应中是强氧化剂

2、等。2.除去co、co2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co(co2):通过盛有的洗气瓶。(2)co2(co):通过盛放的硬质玻璃官。(3)co2(o2):通过盛放的硬质玻璃管。(4)co2(So2):通过或。(5)co2(Hcl):通过。(6)co2(H2S):通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例1](2007年山东)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爆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1)若气体入

3、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活塞b应。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填代号),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改加浓氨水,圆地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装有铂铹合金网,按A→G→E→D装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②实验中观察到

4、E内有红棕色气体现出,证明氨气具有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解析](1)根据实验要求,A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为co和co2的混合气,在A中,co2被氢氧化钠吸收,若要获得纯净干燥的co,需要选取装置c,证明co2被除尽,然后通过盛有浓硫酸的B除去水蒸气,要验证co的还原性,需要装有cuo的装置E,验证co的氧化产物co2,还需要装置c,最后需要F除去为反应的co。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cBEcF,能验证co的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2)停止通入

5、co和co2的混合气体,需要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此时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co2与NaoH反应生成的)反应,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进入E中,并与与Na2o2反应产生氧气,氧气通过D除去可能存在的co2,通过B除去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氧气,氧气氧化乙醇的条件是需要加热且有铜做催化剂,因此需要加热使乙醇挥发,并且加热,使氧气与乙醇蒸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3)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并且在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中的oH—的浓度增大,这些因素均能浓氨水中的化学平衡:NH3+H2oNH3•H2

6、oNH4++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浓氨水中的氨气放出。根据常识可以判断出在E中出现的红棕色气体应该是No2,由氨气和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氨气被氧化生成No2氨气体现出的是还原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答案】(1)AcBEcF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同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2)关闭打开2cH3cH2oH+o22cH3cHo+2H2o(3)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氧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

7、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②还原【方法技巧】本题得分的关键是应明确实验目的: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要想达到目的,只能利用它们的还原性将之转化为co2和H2o来检验,同时又要防止co2和水蒸气的干扰,所以,用co和H2还原cuo之前,必须首先除去co2和水蒸气。本题应先解决第(4)问。考点2碳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1.溶解性规律:碱金属的正盐溶解度酸式盐(如:Na2co3NaHco3);碱土金属(第ⅡA族)的正盐溶解度酸式盐〔如:caco3ca(Hco3)2〕。2.稳定性:难溶性的碳酸盐、(NH4)2co3及酸式盐受热;可溶性的碳酸盐较稳定,受热;一般来说

8、:稳定性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3.酸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