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

ID:15339127

大小:59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_第1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_第2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_第3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_第4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导学案 编写:郭芳审核:地理备课组时间:2009-11-15学习目标: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习重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习难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导学案法学习过程知识梳理(A级)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1)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岩浆活动(3)作用3地壳运动(1)分类及影响按运动方向和性质:①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和巨大的②垂直运动:

2、引起地势的变化和海陆(2)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全球而言以为主,为辅。4总的趋势:使地表变得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冰川、等引起的变化。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3作用方式:风化、、搬运和。4总的趋势: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动感探究探究一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比较并完成下表:  运动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地表形态举例相互关系水平运动于地表 绵长的巨大的  19垂直运动于地表 起伏,变迁 探究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方式,

3、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是风力和流水,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解如下: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探究三内、外力的关系: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能量来自,主要是元素产生的热能能量来自,主要是,其次是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等,奠定了,使地表变得。对地表进行,并将从搬运到堆积,总的趋势是把高山,把盆地,使地表趋向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在空间上,在时

4、间上。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19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学法指导1妙法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内力作用所致:关键抓住两点:一看是否属于自然作用;二看其能量是否来自地球内部2区分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而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3区分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演示,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5、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堂练习1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升降运动常造成裂谷和海洋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2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3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B长江下游江心洲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D东非

6、大裂谷的形成读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4——5题 图见动感71   4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垄5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B搬运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运动只能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B绵长的断裂带主要是垂直运动形成的C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D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7下列地表形态与作用力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褶皱山脉——垂直运动B海陆变迁——水平运动C冰斗和角峰——海浪侵蚀D新月形沙丘——

7、风力沉积8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19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江南丘陵的梯田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9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侵蚀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课后反思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并说明原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上感性认识到理性领悟的升华——《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

8、要作用方式。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2.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教材内容及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