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ID:15346163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作者:路合秀,李慧英,赵卫林【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64%,高于对照组67.27%(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少腹逐瘀汤;阿奇霉素;奥硝唑  Abstract:[Objectiv

2、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combinationofTCMandWMonchronicpelvicinflammation.[Method]Randomlydivide110casesintotreatmentandcontrolgroups.Thecontrolonetakesonlywesternmedicine;thetreatmentgroupisaddedwithrevisedShaofuZhuyuDecoctiononthebaseofcontrolo

3、ne.Comparetheircureeffect.[Result]Theeffectiveratewas83.64%fortreatmentgroup,betterthancontrolone67.27%(P<0.05).[Conclusion]WesternmedicinecombinedwithChinesedrugshasgoodcureeffectonchronicpelvicinflammation,worthypromotion.6  Keywords:chronicpelvi

4、cinflammation;ShaofuZhuyuDecoction;Azithromycin;Aoxiaozuo慢性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病症顽固易复发,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本病效果较差,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却能收到较好的疗效。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年龄22~46岁,平均(34.13±4.62)岁,病程10d~2年。其中

5、附件炎67例,子宫内膜炎26例,盆腔积液17例,均行B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6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白带增多,有的伴月经失调,甚至还可引起不孕。妇科检查:子宫多呈后位,活动受限,附件单侧或双侧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片状增

6、厚、压痛,或宫旁扪及痛性包块。B超检查:盆腔有积液或/和附件有包块。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西药阿奇霉素分散片0.1,3次/d口服。奥硝唑片0.25,2次/d口服。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小茴香9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6g,川芎10g,当归12g,生蒲黄10g,赤芍10g。白带多、色黄有臭味,加败酱草、银花、蒲公英、红藤、夏枯草;腰骶部疼痛,腿困无力,加川断、杜仲、枸杞子、山药、菟丝子。1剂/d,水煎早晚温服。两组均

7、以4周为1疗程。  两组均经过3个疗程治疗,观察疗效。6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B超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B超检查盆腔积液或附件包块减少或缩小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或B超检查盆腔积液或附件包块减少或缩小5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

8、征无改善或B超检查盆腔积液或附件包块无明显减少或缩小。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略)  4讨论6祖国医学中盆腔炎属“腹痛”、“带下”范畴,多为湿热毒邪壅滞所致,治疗上多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法。少腹逐瘀汤为王清任《医林改错》之方,其原意为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所引起的痛经,经闭,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崩漏所创。方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中当归、赤芍、川芎、生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祛瘀;元胡理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