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

ID:1535260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_第1页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_第2页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_第3页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争议:从反通胀转向保增长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记者:潘龙-----------------------------------------------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股市本周回暖,市场多理解为宏观调控政策风向转暖。对近期国务院决策层前往各地调研,经济学界内部就增长与通胀的话题进行激辩,讨论宏观调控的天平是否有必要从“反通胀”向“保增长”方向倾斜。香港媒体的评论也指出,温家宝实地调研,相信是要及早制定方案,以备

3、经济一旦出现滑坡先兆时出台,“中国内地经济似走向十字路口,宏调亦将随新形势调整,此是投资者不能不察的”。本报昨分别连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两位首席经济学家都给出他们的观点。-----------------------------------------------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

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此前,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建撰文指出,中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将“保增长”而非“保物价”放在首位,因此应适当放宽政策以免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王建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他认为,经济增长格局之所以会走到从高增长、高通胀转入低增长、高通胀的拐点,其原因是内生的。所谓“内生”,是指由投资周期结束和外部国际经济衰退等原因所导致的需求水平下降,而不是由政府主动进行的宏观紧缩所导致的需求

5、水平下降。当已经出现了内生性经济减速趋势的时候,仍然把保物价而不是保增长放在首位,仍然实施宏观紧缩,其结果容易使经济增长加速进入“滞胀”格局。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方向到目前已经必须转轨了,这个转轨是因为经济增长与通胀关系的格局已经进入了转变点,已经开始转向“滞胀”阶段了。  王建呼应了最近越来越多政府经济学家的呼声,他们认为政府对抗通胀不宜走得太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持同样观点,认为“一味地压物价绝对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6、-------------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金岩石对经济增长也很谨慎,他对本报说,“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力量在走弱,计划化的趋势在走强。宏观经济的计划化趋势、微观经济的金融化趋势暗潮涌动,说

7、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寒流将至。”不过他坚持认为,宏观调控仍应将反通胀放在首位,不能动摇。一旦放松,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同时,要解除价格管制,要素价格要尽快放开,尽管这样会出现短期阵痛,但中长期看有利于反通胀形势。至于CPI全年水平,金岩石说,“难以预测,这要取决于管制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与此相对应,金岩石对大盘的判断,已由最初看高5000~8000点,调整至后来的3000~5000点,再到不久前的2400~2500点。  左小蕾却表态“要在双方做个平衡”。她对本报说,不要在“反通胀”和“保增长”中过于突出哪一方,目前的

8、通胀就是经济过热的表现,经济增长从11.9%降下来也没什么不好,一些人看到增长下降就担心是否硬着落、是否滞胀,这都是太着急的老思维,如果真的放松通胀会不可收拾的。“我认为政策应将增长设定在10%、通胀设定在7%,冲着这个目标去做。”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