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

ID:15357663

大小:1.6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2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102青藏地区pdf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32~33题。92°E96°E100°NN图12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答案】D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答案】C(2012年高考真题四川卷)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6~7题。表1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33°N,98°E-12

2、.88.7561.4<0.23.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答案】C4.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答案】A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3、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米)沿北纬36°附近东100005000东经80°90°100°110°沿北纬30°附近(米)青藏高原东100005000东经94°102°110°图15(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6分)(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4分)(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4分)【

4、解析】今年青海玉树地震,一下把人们拉到了青藏高原,该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熟悉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熟悉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的分布和发展变化。高原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面的河谷农业不同,高原面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选择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限制因素是热量,这是容易多的知识点。三江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三江并流是指长江、澜沧江、怒江。【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5、2.(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26-29)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青海省地理简图⑴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仓山脉”的是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

6、___、______和______.⑵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⑶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_____;B河:_____.⑷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问题:原因:举措:【解析】此题考查对青海

7、地区的地理概况的掌握情况。图中甲为祁连山、乙为昆仑山、丙为唐古拉山。三条大河,A是黄河,B长江,C澜沧江。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3.(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图4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气温/℃81°82°151050-544°N①②12345月海拔800m处1~5月气温变化示意①多年平均②2010年降水量/mm9060300城市附近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多年平均春夏秋3633山峰海拔/m662城市海

8、拔/m2009年冬至2010年春超平均降水量图4(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答案】(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8分)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4分)(2)突出变化: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5分);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