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ID:15360763

大小:62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2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1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2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3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4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清照李清照词二首辽宁省第十一届教育软件大赛参赛作品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作者介绍《醉花阴》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

2、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朗读品味整体感知感知诗歌“愁”之具体内容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内容。为什么?品读诗歌品味情感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感的?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概括意境特点:凄凉萧索品读诗歌品味意象品读诗歌品味意象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凉“凉”一

3、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品读诗歌品味语言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人比黄花瘦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品读诗歌品味语言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词眼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我们称为“诗眼”,这些词句往

4、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品味语言形容词的表达效果1、意境生动传神2、情感表达淋漓尽致在理解情感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小结《醉花阴》声声慢李清照情感基调愁《醉花阴》《声声慢》闺怨之愁寂寞忧郁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知人论世《声声慢》与前一首《醉花阴》在语言运用上有何显著不同?叠词的运用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节奏感。诗歌鉴赏方法总结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结合情感,

5、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妙处。课堂练习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问:这首词处处跳动这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中具体表现词人情感的词,说明词人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动地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的悠闲与快乐;“赢得满衣清泪”,用一“泪”字写出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表现了词人内心哀婉幽怨;“故应难看梅花”用一“难看“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

6、梅。更深刻地表达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造成的难言的凄苦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中国古典诗歌中部分闺怨诗介绍《闺怨》王昌龄《子夜吴歌》李白《玉阶怨》  李白《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望江南》温庭筠《蝶恋花》(庭院深深)欧阳修《蝶恋花》(槛菊愁烟)晏殊课外拓展课后练习1、背诵两首词2、从刚才课上所分析的几个鉴赏诗词的角度来自行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个人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