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

ID:15362237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_第1页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_第2页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_第3页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节市七星关区自选式扶贫调研报告—对海子街镇4个村、梨树镇2个村自选式扶贫调研 内容提要:通过自选式扶贫,拟将白马山区域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娱乐、养生、田园风光、生态扶贫、民族风情、农耕文化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鉴于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探索扶贫攻坚的新途径,开辟扶贫攻坚的新模式,使扶贫攻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不适宜科学发展的问题,问政于基层,求计于民众,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能。根据区委、政府的安排,2013年10月25日至29日,由区扶贫办

2、党组书记、主任丁雪梅带队,党组成员、副主任袁平,规划股股长吴馨组成调研组,分别到海子街镇丁家寨村、张家寨村、西冲村、平桥村和梨树镇上小河村、保河村等村,采取现场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就我区创新自选式扶贫模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方式一是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专题。我办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拟定调研提纲。二是确定调研范围和人员。根据地埋分布状况及贫困原因不同,分别选择海子街镇3个村、梨树镇2个村进行座谈调研,参加座谈调研的人员为乡镇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调

3、研村两委全体成员及3-5户有发展愿望和发展能力的在册贫困户代表。三是梳理制约扶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镇、村干部及贫困户代表面对面座谈,相互倾心交流,消除疑虑,从促进工作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新阶段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了解贫困户发展欲望。四是4寻求破解问题的办法。对梳理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充分发挥扶贫部门职能,整合方方面面力量,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上水平。被调查的6个村包括二类贫困村4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来看,贫困户致

4、贫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基础条件差,自然资源匮乏。调查中发现,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同时由于基础条件差,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遇天灾,已脱贫的极易返贫,未脱贫的更是雪上加霜。(二)贫困人口收入结构单一,稳定性差。贫困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和务工,但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大多数贫困家庭,特别是绝对贫困家庭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务工也不稳定,导致收入的不稳定性。 (三)因病、因灾、子女上学导致贫困。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目前普遍推行了新农合政策,但标准不高

5、,对贫困农民来说,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没有完全解决。由于国家教育布局的调整,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小学都关停并转到中心小学。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再继续贫困,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不得不在学校周围租住房子,家长陪孩子读书,增加了求学成本,也使家庭农业生产劳动力更为紧张。高中生的求学费用就更高了,一年最少也得5000多元。如果孩子考上大学,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更要一万多元,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靠借债。如果一个家里有2个孩子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就只有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了。(四)扶贫部

6、门自身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有待提高。4通过调研发现,我们平时和群众面对面的谈心不够多,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不够深,农户被动接受扶贫的现象仍然存在,扶贫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民意、规划项目 组织贫困农户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脱贫项目,每个村的项目集中到1-2个项目上,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带动、集中连片”原则,与2个镇6个村的镇村干部、贫困群众面对面商讨符合村情、增收前景看好的生产发展项目,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项目选择权,优先解决群众最想干、急需干、干得了的事情,因村因户制宜,充分

7、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主体力量。经充分商讨、筛选,确定实施的项目涉及产业化扶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两大类。着力增加项目村的资金投入,6个村计划投入资金达136215.84万元。一是产业化扶贫项目。计划资金13187万元,其中:种植业5152万元;养殖业4800万元;加工业3235万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资金123028.84万元,其中:交通建设7772.4万元;水利建设42576.94万元;电力及通信建设1455.5万元;环境建设3540万元;旅游设施建设67684万元。   四、对自选式扶

8、贫的意见和建议  扶贫开发更应该瞄准贫困对象,充分尊重贫困户对项目的自主选择权,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见真效”。  (一)完善贫困户管理机制。一是瞄准机制。具体实施到户扶贫工程时,应对贫困户进行再一次筛选认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管理机制。完善贫困档案管理,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三是考核机制。定期对享受扶持的对象进行考核,已经脱贫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对象及时退出扶持范围。  (二)完善扶贫模式。4扶贫开发工作既要考虑区域成片贫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