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ID:15362494

大小: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_第1页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_第2页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_第3页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_第4页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开题报告论文发表

2、职称论文发表

3、代发表论文

4、发表论文

5、—qk114.net 更新时间:2009-04-2721:47点击:(149次)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亿,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是3.2%,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68%),也高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以及50、60年代即第一次和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阶段,按保守的估计,预计到20

6、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5%,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2040年将突破3.1亿。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老龄化问题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和谐是人民之福,社会动荡是人民之祸。人民群众盼望国泰民安,过上富足

7、祥和的生活;盼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自身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盼望完善公共服务,生活便利,安定有序;盼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作为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人类本身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农村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

8、会养老保险制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逐渐步入城市,农村家庭中空巢家庭猛增,家庭结构变化带来家庭功能的转变。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在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对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对策逐渐完善,然而,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文献相关资料的搜索,老年人的精神慰籍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我国农村收入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满足精神上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满

9、足,会导致对安全、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但是我们发现,社会、政府和家庭对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方面相关对策措施存在严重的缺失。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研究社会学的学生,有义务对此现状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进行调查,希望能够使农村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以表达,并能被最大限度地满足,从而安享晚年;并为年轻一代的养老行为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促进两代人之间的理解与互动,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资源浪费;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与完善尽到自

10、己的一点绵薄之力。2.文献综述关于农村老人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切入点各有不同,有经济学的、社会学的、社会保障、法学的等方面,视角也较广,比如,对家庭养老功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代际经济流量、亲子传承中的文化反哺、家庭照顾、养老法律保障、社区养老等方面都有研究,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理论体系。但是关于农村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却没有形成相关的体系,配套政策也没有能够构建。关于精神赡养的内涵。李锐芬在其《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对进行了解释:“所谓“精神赡养”,就是家庭、单位、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

11、的各种需求。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相比,精神赡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少的替代性,在各种老年群体中都不同程度地以特定方式表现出他们的精神需求,也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温庆利在《浅释精神赡养》指出:何谓“精神赡养”呢?就是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在精神上、心理上给老人以慰藉、安抚,让老年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消除孤独和寂寞,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满足。穆光宗在《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一文中,精神赡养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人格尊重。“人格尊重”满足的是老年人的“自尊需求”。自尊需求的具体含义是,老年人有自主决策和得到尊重的

12、权利。第二,成就安心。“安心”就是要通过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婚姻和家庭)来满足父母的期待心理。老年人对儿女的“期待需求”具有普遍性,是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儿女天然具有的美好期待和衷心祝福。第三,情感慰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