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

ID:15372198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_第1页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_第2页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_第3页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_第4页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考过程才能产生设计思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感受方式不同,所以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设计师要学会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设计元素有更专业的判断,对于元素的构成有更具美感的思维。我们对于环境事物的感觉经验,都是源于过去的接触积累。即使不经肌体接触,也能判断它的软硬,粗细,轻重,冷热……尽管因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各异,但经过不自觉的归纳,秩序化的本能,多数人内心深处沉淀的感官经验,完全相似。就物理功能而言,线条或色彩本身是没有任何情绪的。但由于经验的积累,才使人感受到粗线的坚实,细线的纤柔,快速的线条有流畅感,断挫的线条有滞凝的感觉,

2、不同的颜色有了不同的情绪象征意义。就像中国的书法艺术。不用声音就可以表现节奏和旋律,不必模拟实物的外形,就地能准确的表达出软硬,疏密,虚实,欹正等结构形态。利用点,线,面的规划,叙正均衡,大小错落及动静收放,产生顿挫,缓急的节奏,进而达到优美旋律的追求。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判断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的差异,这种能力有别于知识性的思考,可称为“形象思维”。成功的设计者,就是利用“形象思维”来思索点,线,面的构成,设计推演出有效的唤起美感经验的作品。排版设计尤为如此。有限的视觉符号,文字,少量的插图(有时没有),这些素材有时不具备描述清楚事件或呈现情绪的能力,即使能自由的使用线条和

3、色彩辅助,仍然拘束,所以通过“形象思维”直接捕获内心的原点,是排版设计的唯一途径。排版设计最重要的是,设计者如何把那些涵养和观点传达给观者,以便使版面上的思想能进入观者的心灵。达意的图例,元素图表之善用,字类与词句之巧妙运用,照片及版面之动人安排,使设计意味深长的字群,照片和空间等关系变成一种沟通,而不只是装饰。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无非有两类,当与现存作品关联,成为改良性设计;当与幻想、未来关联,即成为创造性设计。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设计总是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它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体。不能否认优秀的设计作品源于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心态+优越的生活+冷静的思考+

4、绝对的自信+深厚的文化”。促销员、推销员向客户兜售产品,而设计师兜售的则是他自己。自己的卖点——灵感、智慧、思考,它是一种奇珍异宝,也是设计与设计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离开良好的心态是件很悲惨的事,起码对设计师而言。这点让他终日难以平衡自己,难以体验生活,融入生活,难以提炼生活再至改善生活。生活已零乱不堪,怎会有好心情从事设计,灵感的火花绝不会在乱草堆里迸发。优越的生活可能说得有些绝对,但试想,在宽敞明亮的咖啡厅里,你一边感受着意大利拿铁咖啡的浓浓香味;一边在稿纸上信手涂鸦,时而停笔品一口咖啡,透过落地窗,慵懒地扫一下忙碌的人群;时而斜倚在松软的沙发里,没有人会打断你的思考,

5、影响你,干扰你,灵感却会悄然地靠近你。再试想,你被挤在一间四五平米的办公室里,一屋的职员,一屋的资料,一屋的烟味加上一屋的吵闹,恐怕很难挤出新鲜灵感吧!在我看来,良好的心态与优越的生活就像一对孪生姊妹。我并非在宣扬小资情调,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性,否认平民化的生活一定没有优秀的设计作品。我想说的是“优越的生活对设计优秀作品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其实,在单纯地利用设计元素方面,我们与世界一流设计大师是平等的。同样的点、线、面、体,同样的色彩,同样的设计法则,那为什么我们没有达到他们的高度呢?撇开“机遇”“文化”不谈,“冷静、独立的思考”是关键。都市生活无奈与纷繁,忙乱匹配。若是

6、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不会被一个“忙”字淹没,他会忙里偷闲,让心静下来,保持一方自己的天空,独立思考。偶尔自我封闭一回,做一做“井底之蛙”未尝不可。现在的设计不值钱。印刷费包含了设计费,又不是商场搞促销——买一送一!设计大不如从前受重视,为什么?设计没有贬值,是设计师已贬值。有太多太多不负责任的设计人员在滥竽充数。信手拈来一幅图片,排几个字体,便完成了设计,这简直是天大笑话。一幅图片加几行文字是拼贴,不是排版。不讲版式,不讲对比,不讲视觉流程……只顾快枪快炮,赚钱重要。有没有创意并不重要,只要把作品搞得天花乱坠,以“出跳”的形式蒙人就行。稍加留意我们拿到的传单、DM、宣传手

7、册……相当数量是此“杰作”。设计自然也就不名一钱。有这种设计人员存在,对于设计是一种亵渎,对设计元素是一种浪费。当设计者急功近利、利欲熏心、私欲扩张时,设计本身已不纯粹,已经走样。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会很“吝啬”,每动用一种元素,都会很小心谨慎。因为运用它们都是有理可考的,“浪费即是犯罪”“少就是多”,他们会这样告诫你。设计中的“模仿”还可以理解,因为崇拜、向往是正常心理。受某某大师、某某风格的影响很深,作品中留有其痕迹,这并不等同于抄袭。抄袭等于掠夺,是无耻的行为,因为盗走了别人的奇珍异宝。既然我们拥有与世界一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