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

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

ID:1537887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_第1页
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_第2页
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_第3页
资源描述:

《司法精神病学2010考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10年度秋季学期〈〈司法精神病学〉〉期末考试考卷(A卷)专业分队姓名学号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卷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1、司法精神病:是指依法对疑似精神障碍的违法者或诉讼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鉴定,为委托方提供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意见书的亚专业学科。2、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析辨认能力。3、精神损伤:指个体受外来刺激(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等),脑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2、等方面的精神功能紊乱和缺失。4、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异常加快,不表现为明显话多,语速快。严重者连续多天口若悬河,除短暂睡眠外,几乎一刻不停说话,主观上感觉“舌头跟不上思路”。注意力和话题难于集中,言语内容常常表现出意联和音联。5、病理性象征思维:指患者用一些具体的动作或行为表达抽象的概念、道理等,而自己却毫无觉察。若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6、精神发育迟滞:多种原因(生物、心理和社会)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为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可伴有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发病在大脑发育成熟(18岁)之前。。7、自由

3、浮动:焦虑无时无刻无定所地发生,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为焦虑特征表现。8、木僵:一种以缄默不语、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的状态,严重时患者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不语不动,不进饮食,不自动排便,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9、谵妄状态:是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在意识清晰程度降低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如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10、流行性癔症:是癔症的集体发作,多发生于常在一起集体生活的群体中,在这一人群中引起广泛的紧张、恐惧情绪,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影响下,癔症短期内集体爆发流行。得分评

4、卷人二、填空题(每一缺空1分共20分,正确答案填在题内横线上)1、精神病人法。2、认知。3、性质,频度、强度,时间。4、病态坚信、自我卷入、个人独有。5、症状学标准、病程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排除标准。6、解离症状、转换症状。7、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加。8、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得分评卷人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1、抑郁发作危害类型及特点答:以凶杀行为多见,包括扩大性自杀、间接自杀和激越性杀人;还可出现纵火、抢劫、强奸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后大多投案自首,或停留现场,或自杀,很少潜逃。2、辨

5、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关系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是否符合法律的约束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自觉有效的选择和决定自己是否实施触犯刑法的行为,即控制自己的能力。大多数精神病人在丧失了辨认能力的同时,也继发的丧失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控制能力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就是说丧失辨认能力的人,也就没有刑法意义上的控制能力。只有在辨认能力存在的前提下,才需要确认其控制能力状况。一些精神病可影响患者控制能力,但不影响其辨认能力。因此,法学要件根据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两者择一而定,并不要求两者兼备。3

6、、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主观控制令其改变或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围环境多不协调;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多数情况下病人因症状而感到痛苦。4、偏执性精神障碍危害行为特点类型:杀人多见、妨碍公务、扰乱社会治安,原因为被害妄想、夸大妄想、钟情和嫉妒妄想、关系妄想特点:作案有预谋目标明确手段残忍作案后保护5、物质依赖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物质依赖者为获得药物和金钱从事犯罪行为→一般为完全责任能力外界强加的药物依赖出现意识障碍导致犯罪行为→一般为无责任能力外界强加的药物

7、依赖,为获取药物和金钱而犯罪→一般为限制责任能力6、人格障碍共同特征它们均以人际关系的问题最为突出,表现长期、持续地给他人造成麻烦和困扰;无论何种特质形态,均会反复出现,即同样的适应不良行为会重复出现;患者常抗拒改变,既不主动需求帮助,也不采纳别人的建议或要求;其人格问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得分评卷人四.论述(三题选做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进行精神检查(1)、一般表现意识、定向力、外表、接触情况(2)、认识活动知觉障碍思维形式及内容障碍记忆力智能自知力对案件的认识:动机、目的、法律

8、性质和行为后果(3)、情感活动(4)、意志和行为2、自杀未遂者风险评估•自杀未遂者风险评估分为近期及远期预测。近期预测一般是自杀后数月内再次自杀的可能性,预测因素有:采用暴力性和致死性强的自杀手段;对抢救治疗不配合;反复多次自杀未遂;精神刺激因素持续存在;抑郁症状突出;严重失眠;目前患有其他精神疾病;远离他人独处。•远期预测是自杀后数月至一年再次自杀的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