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

ID:15387270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_第1页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_第2页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_第3页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_第4页
资源描述:

《6.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陈景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理科学实验报告年级:2011级研究生组别;第1组姓名:毕继宏、肖红云、陈景福、邹海鹏、周高生广东医学院2012年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4-毕继宏,肖红云,陈景福,邹海鹏,周高生(广东医学院生理科学教研室,广东湛江524000)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的相关生理指标改变及输血输液救治过程中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家兔的呼吸、循环及泌尿系统功能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通过输液抢救休克,观察疗效并分析治疗机制。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的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发生改变,输液治疗有利于改

2、善休克症状。关键词:休克;高渗高胶溶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DOI:1.引言:休克是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失血、创伤、感染、过敏等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休克。血容量急剧降低、血管容量扩大和急性心功能衰竭可以作为休克的始动环节。急性大出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可诱发休克,机体出现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血液灌输不足,严重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本实验探讨的便是失血性休克的机制及其治疗。2.实验材料2.1材料家兔;压力换能器,水检压计,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微循环观察装置,动脉和静脉导管(可用直径相当的聚乙烯管),输液装置,注射器(5ml、20ml、50m

3、l),手术器械一套。20%乌拉坦,0.3%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2.2方法2.2.1.麻醉取健康成年兔一只,称重,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全身麻醉。2.2.2备皮将兔仰卧位固定于缺口兔实验台上,剪去颈部、腹部和左侧腹股沟部的被毛。2.2.3.常规手术在甲状软骨下颈部正中切开皮肤6cm,分开皮下组织、肌肉,分离气管、左颈总动脉和两侧颈外静脉。插入气管插管,接压力换能器,并与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记录呼吸。左颈总动脉插入动脉导管(管内充满3‰肝素生理盐水),接压力换能器,与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记录血压。左颈外静脉插管,同输液

4、装置相连,以每分钟10滴的速度输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以备抢救时输液之用。2.2.4.给水检压计注入0.3%肝素生理盐水,排出管道中的气泡,使液面在10cmH2O,并上下调节位置,使水检压计的“0”位与心脏在同一平面。将静脉导管插入右颈外静脉,导管插入6cm左右,见液面随呼吸波动,此时液面高度即为中心静脉压值,结扎固定静脉插管。-4-2.2.5.在一侧腹股沟区沿股动脉走行方向作4cm长的皮肤切口,分离股动脉,插入动脉导管,同50ml注射器(预先抽取1%肝素2ml)相连,并先夹闭动脉,以备放血之用。2.2.6静脉注射0.3%肝素生理盐水3ml/kg。2.2.

5、7打开计算机,启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并调好参数。2.2.8观察记录血压、呼吸、皮肤黏膜颜色和中心静脉压。2.2.9.股动脉放血,血液流入注射器内,当血压降至40mmHg时,停止放血。当代偿性血压升高时,再次放血,使血压稳定持续在40mmHg20~30min。记录上述各项指标。2.2.10.实验性治疗:用动脉夹夹闭股动脉,将放出的血液经双层纱布过滤后,快速从颈外静脉输入。然后,654-2(5~10mg/kg)加入生理盐水(15ml/kg)中经颈外静脉输入。经输血输液抢救后,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变化。3.实验结果3.1随着家兔的失血,家兔发生休克,表现为平

6、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下降,心率发生减慢,尿量减少,皮肤颜色先粉红进一步发展时变苍白。给予补充容量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3.2失血性休克的家兔处理因素和各症状改变关系(图1):处理因素平均动脉压(kpa)中心静脉压(kpa)心率(P/min)尿量(ml)皮肤颜色放血前10.20815.16042980.1粉红第一次放血后6.478-2.5132560.04苍白20分钟后6.728-3.5432360.02苍白第二次放血后5.550-2.5242390.002苍白20分钟后5.214-2.3981990苍白抢救后11.5438.5842203.5苍白图(1)1.实验

7、分析与讨论:3.1结果随着家兔的失血,家兔发生休克,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下降,心率发生减慢,尿量减少,皮肤颜色先粉红进一步发展时变苍白。复制休克模型;后-4-给予补充容量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3.2分析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shock),其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微循环障碍学说是目前总最重要的学说。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1】。失血性休克属于低容量性休克,机体出现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输不足;本实验探讨的便是失血性休克的机制及其治疗,因此采用压力控制出血性休克模

8、型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