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

ID:15390160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1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2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3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4页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环境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学基础包括环境学概(导)论、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主要依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环境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二、考试内容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1.环境:人类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环境多样性: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3

2、.人与环境的和谐: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和谐。4.环境规律:环境规律,规则与规律,环境调控。5.环境科学:环境学,环境科学。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1.人口变迁:渔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绿色文明阶段。2.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3.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第三章     

3、    大气环境1.大气概述: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分层,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危害。3.大气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环境自净。4.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第四章         水环境1.地球上的水:水的形成,水的分布,水的循环,人与水的关系。2.水资源:水资源的基本含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3.水灾害:洪水灾害,干旱灾害。4.水污染:天然水的化学性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

4、,水污染控制。第五章         土壤环境1.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结构,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2.土壤污染和自净: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污染的防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第六章         物理环境1.声学环境:噪声概述,噪声来源,噪声危害,噪声控制2.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污染的控制。3.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影响,放射性污染的分类,放射性污染的控制。4.光污染:光污染及其来源,光污染的危害,光污染的

5、控制。5.热污染:热污染的类型,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控制。第七章         生物环境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2.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3.生物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循环,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八章         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人居环境的类型和差别。2.城市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3.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从城市生活居住

6、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生态环境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评价。第九章         景观环境1.景观环境的概念及分类2.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的构成与分类,自然景观的欣赏。3.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早期的反思,全球的觉醒,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实施途径。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律,可待续发展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环境伦理观1.环境伦理观

7、的由来2.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3.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第十二章 环境监测绪论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特点;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概述;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第十三章 水和废水监测1.概述: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质监测项目;常用监测方法。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订、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地面水样的采集;废水样品的采集;地下水样的采集;底质(沉积物)样品的采集;流量的测量;水样的运输和保存。4.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消解方法;水样的富集与

8、分离。5.水样物理性质检测:颜色、残渣、电导率、浊度、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6.水样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汞、铬等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原理和方法。7.水样中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酸度、碱度、pH、溶解氧、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8.水样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9.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